【我的漫筆】
侯思傑
走進顧嘉輝和黃霑創作《上海灘》的創作世界
葉麗儀在「顧家輝榮休演唱會2015」演唱《上海灘》之前,透露了顧嘉煇和黃霑兩位大師在創作這首歌時的一些趣事。原來電視台向來給創作人三個星期時間 ── 21日 ── 來創作歌曲,接著便將有曲有詞的樂譜交歌星錄音。Frances「爆料」說輝哥「懶」,不依時「交功課」,攪到第20日晚才將寫好的樂譜傳給黃霑,而黃霑只花了20分鐘就填好歌詞。有趣的是兩人在創作時間上出現「20日Vs 20分鐘」的兩極現象。於是嘗試潛入他們的創作世界逛逛,想像他們當時是怎樣創作這首蕩氣迴腸的樂曲。
葉麗儀的「爆料」只是開玩笑增添氣氛,或許同時反映了顧嘉輝當年創作《上海灘》時,出現創作路上「大塞車」的狀態。所謂「大塞車」,也就是文字工作者經常說的「文化便秘」,情況就好像一齣粵語長片(忘記片名),謝賢飾演作家,在案頭上寫了一張又一張原稿紙都感到不滿意,將紙搓成一團掉進字紙籮,鏡頭pan落,見字紙籮滿瀉,地下全是團。電影中的謝賢顯然陷入「大塞車」狀況。這個時候,若在現實中的創作人便要靠外來事物刺激思維以完成作品。
因此,估計輝哥由day one開始創作,可是來到第20日,地上滿是歌譜的紙團,還未彈作出讓自己滿意的音符。看一看鐘,已經是晚上10點了,心急也沒用,他只好離開鋼琴座位,在大廳中踱步來舒緩心情,當他走進書房,來到書架前,隨手取出一本書,是古典文學《三國演義》,揭開第一頁:「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連串文字像電波般衝進他的眼球直達腦海。他興奮地坐回鋼琴前,「叮叮磴蹬」的彈個不亦樂乎,一氣呵成的完成了曠世作品的其中一半,並立即fax給黃霑去完成其餘的一半。
在書房中的黃霑正整理他的線裝書來分散焦慮心情,他不願催促顧嘉輝,畢竟大家都是創作人,很明白創作人是不能被催促的大道理。是時,fax機向響起,《上海灘》的曲譜滾動印出,他開心的取下第一張,按曲譜上的音符哼唱。
傳真機停止滾動,電話便響起,是顧嘉輝打來。黃霑故意扮作惱怒的送上例牌菜蝦蝦蟹蟹之後,顧嘉輝才有機會向他歉疚和解釋。當黃霑聽到創作的靈感是來自《三國演義》的「卷頭詩」時,腦袋像被撞擊了一下,《臨江仙》的每一個字好像滔滔滾滾的浩瀚江水向他湧過來,他不再理會顧嘉輝說什麼,在話筒說了一句「係咁先啦」便收線。他取起筆在曲譜上填上「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 淘盡了世間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黃霑填好了詞,他感到很滿意。電話再響起,在短短的20分鐘響了4次,之前3次,黃霑只顧填詞沒接。
「喂,阿霑,你冇嬲,聽我……」
「填好嘞,叫佢哋聽日錄音啦。」
「填好嘞?」
「係呀!我fax過嚟畀你睇。」
後記:
1989年,那一年很想念越南的家人,畢竟十多年來沒見過面,只靠書信來往,於是決定回去探望他們。可是,當年要去越南不像今天話去就去,申請必須經指定的旅行社辦理,而且沒直航機,須經曼谷轉機
回到故鄉,離不開到處走走,累了便在附近「茶檯」外坐飲。
一位少女手拿著琴,拖著一位失明女子來到我們面前,向我門賣唱。弟弟告訴她說我是從香港回來,叫她唱首時下流行的歌給我聽。可沒想到她一開聲唱竟是「浪奔 浪流……」。
自此便很喜愛《上海灘》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