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廢墟上的科隆主教堂

【歷史靈光】

史碧華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仍在進行中,盟軍轉守為攻。位於德國科隆的科隆主教座堂,擁有七百年歷史,是當地的重要地標和世界遺產。這座教堂經歷了盟軍十四次的轟炸而受損,可幸的是這些轟炸並沒有對教堂造成太大的破壞。

科隆主教座堂非常宏偉,其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兩座尖頂成為了盟軍轟炸機深入德國內陸的重要定位指標,可能因此而令盟軍轟炸機沒有炸毀它。然而,當盟軍在戰爭後期取得絕對的制空權優勢後,科隆主教座堂的定位用途其實不是很大。

一般相信,因為這座教堂是極重要的文化遺產,所以盟軍才選擇不摧毀它。從照片可見,當盟軍連續轟炸科隆時,整座城市已成一片廢墟,而科隆主教座堂卻仍然在廢墟中屹立不倒,構成了極大的反差。

雖然如此,根據當時的科技,轟炸機根本無法做到精準避開轟炸某一幢建築物。因此,雖然盟軍盡可能避免擊中科隆主教座堂,但教堂仍然受到了十四次的轟炸波及。戰後,科隆主教座堂的修復工程在1956年開始。

 

當時,科隆主教座堂的修復工程並沒有移除一塊在1944年時用作緊急維修北塔的劣質磚塊,藉此作為對戰爭慘痛教訓的提醒,看來十分格格不入。直至2005年,因進行北塔的還原重修,這磚塊才被移除。

註:科隆主教座堂始建於1248年。然而,由於資金問題,修建工程斷斷續續,在1473年後更完全停止。教堂要到十九世紀才重新復工,並於1880年正式完成,歷時六百多年。科隆主教座堂是目前歐洲北部最大的哥德式教堂。

Kölner_Dom_von_Osten

 

備忘:

1979年之前,越南經歷數十年的殘酷戰爭,但分別屹立在西貢和河內的兩座哥德式聖母大教堂,卻不曾受損毀。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