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者因書而富 ■ 富者因書而貴】
撰文:侯思傑
古有焚書坑儒,今有封殺書屋,兩者乃同屬暴政所為。當暴政者目睹人民聚在一起閱讀,他們就會心慌意亂,千方百計的運用權勢將人們堵起。因為,暴政者不允許人民太過知書識字,暴政者只允許人民服從;若不,就服刑。
10月20號晚,從Cà Mau回到堤岸,休息了一晚,翌日吃過早餐之後,便走去阮豸街乘坐01號巴士去西貢。今天的目標是西貢的「書街」。去年大概這個時候來過之後,一直很懷念這條街。每次遇著香港朋友說要去越南,我便叮囑他們,一定要去書街逛。
60年前,香港的九龍旺角同樣有條「書街」,位於奶路臣街和現在的「女人街」,在地下鋪售賣的是二手教科書。二手教科書是由升班的學生拿去賣,有了錢便買新一年升了班的教科書。由於當年香港社會還很貧窮,教科書價錢又高昂,一般家庭盡量節省,只有這樣賣買教科書才減輕負擔。二樓的書局通常賣參考書,我就是憑著各類參考書,幾年之後便融入了香港社會。
台北同樣有一條書街,位於重慶南路。1970年代中至80年代中,我每次去台北必定會去逛。但來到1990年在台北《號外》城市雜誌工作時,反而沒去過,要逛書局時,卻不期然地會走去仁愛路的「誠品書店」。


西貢書街所佔的面積長度很短,由好幾家書店和一家咖啡店共同經營,而各家書店所出售的書都很有自身的風格,有賣舊書的、專賣越文版外國文史哲等學術書籍的、越南文化和藝術的、外國流行文化的,也有手信紀念品的,總之各書店所出售的書籍類別不同,因而沒有出現競爭情況,讀者可按自己的須要而去光顧那一家。如此在同一地點,各書商出售不同類別書籍,「書街」便形成了一所巨型的書店。在林蔭大道上逛下、打下書釘,給人一種恬靜悠雅又自在的隨性感。


【後記】
我在想,若下一年我到來西貢書街,給我看見其中一間書局在當眼的地方,放了一張三毛的海報,或一堆她那已翻譯成英文/越文的作品,那就好了。我這願望絕不奢侈!
https://www.amazon.com/Stories-Sahara-Sanmao/dp/140888187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