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都係假】
阿祖
據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武術協會近日印發《清理整治武術亂象規範賽事活動管理辦法》(下稱《辦法》)顯示,十項必須重點整治的武術亂象包括違反相關指引組織或參加不規範的賽事活動;隨意自創門派、私下約架;自封「大師」、「掌門」等稱號欺世盜名;以「拜師收徒」、「賀壽慶典」等名目收費斂財;偽造、銷售運動員、教練及裁判員等證書;罔顧安全,不分項目、性別、年齡、體重級別,不按規定使用護具進行武術搏擊比賽等。
違規可列業內黑名單
在處罰方面,違規的個人及組織輕可被當局約談告誡,重則業內的相關資格可被取消及被列入行業黑名單等。《辦法》又籲中國武術協會各級協會應履行屬地監管責任,「做到層層監管,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新規自上周四(28日)起已經實施。

中國近年掀起的打擊傳統武術造假之風,源於被稱為「武林打假第一人」的北京綜合格鬥運動員徐曉冬,在2017年與楊氏太極拳大師魏雷的一場比武。當時徐以不到20秒就將魏擊倒在地,加上徐其後又接連擊敗詠春丁浩、里合腿田野等傳統武術大師,令中國傳統武術的實用性一時成為輿論焦點,同時亦有更多「武術大師」現身擂台,民間比武蔚然成風。
這股率先從民間吹起傳統武術打假風潮,其後亦由官方「接手」。國家體育總局、公安部、民政部、衞健委及市場監管總局去年11月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搏擊類項目賽事活動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規範搏擊類體育賽事活動,這次再新推的《辦法》無疑是把相關建議再細緻化成具體措施

變相不容「大師」受挑戰
對於《辦法》的效用,徐曉冬的團隊成員接受本報訪問時就直指《辦法》完全是多餘,目的只為「保護那些傳統武術大師」,對打擊武術造假的歪風根本沒效用。當中,他認為整治是「罔顧安全,不分項目、性別、年齡、體重級別,不按規定使用護具進行武術搏擊比賽」,變相是讓那些「傳統武術大師」更加不容被挑戰,官方此舉等於承認了傳統武術的虛假。
他認為官方應對傳統武術的發展持開放態度:「如兩人都想打,那為甚麼不能打?應讓這兩人可以進行合法的切磋。」他指讓武術開放進入市場及搏擊範疇,並最終經考驗後才有進步。
掌門30秒遭KO 死撐金句被註冊
內地近年興起的武術打假風,讓不少所謂的「一代宗師」大出洋相。當中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的馬保國,去年被業餘搏擊愛好者極速擊倒一事,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馬事後的「死撐」的金句更成為熱話,官媒更刊文批馬譁眾取寵。
官媒轟損傳統武術
過去曾多次口出狂言的馬保國,曾經表示自己可「一隻手指可打低200斤(約100公斤)的肥佬」。去年5月,年約七旬的他與50歲的業餘搏擊愛好者王慶民相約對戰,但僅僅30秒,馬已被對方擊倒在地三次,最終被打至休克。馬事後堅稱,自己是「點到即止」才沒傷到對手,其後他一連串的「死撐」金句,包括「年輕人不講武德」、「耗子尾汁」(好自為之)等,以及對他自己武功的介紹是「三維立體混元勁」、「閃電五連鞭」等,更成為內地網絡的熱門用語,甚至被商家註冊為商標。
身處事件風眼的馬保國去年11月一度宣佈:「遠離武林是非圈子。」其後又被揭正式確認參與內地電影《少年功夫王》的拍攝錄製工作,當時被網民戲稱:「馬老師以前的功夫靠演技,現在考驗演技的時候到了。」「不用演,站那都是戲。」官媒《人民日報》同月亦發文炮轟,指馬的言行實際是譁眾取寵、招搖撞騙,批評他聲稱弘揚傳統武術,其實卻是在傷害傳統武術,並指「以馬保國為主題的鬧劇是時候收場」。官方五個部委當時亦曾頒令,建議規管搏擊賽事。中國武術協會也發出倡議書,要求武術習練者不得以武術拳種、門派名義參加搏擊類項目賽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