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
海倫
廣東深圳「三和大神」這個對未來無希望,只求維持基本生存,以「打工一天玩三天」為生活精神的城市底層青年群體,因為早前有人力資源公司煞有介事出來「洗白」,以及一本探討「三和青年」的書出版,重新進入公眾視野。只是疫情衝擊下,三和一帶的招工盛況已經不再,也令曾經以15元人民幣(下同,約18港元)可解決一天吃住消費,30至50元能滿足性需要的「三和大神」幾乎銷聲匿跡。
「三和大神」,又稱「三和青年」,泛指在深圳龍華一帶的特殊青年群體,他們大多是農民工第二代,因為厭倦在工廠做刻板長工,缺乏上流學歷與技能,又不肯返回農村生活,對未來失去希望,對生活缺乏動力,只會找即日出糧的散工,賺夠吃喝玩的錢便不工作。「大神」是一種對他們挑戰「人類生存極限」,以極低的收入過日子的調侃。

他們賺到保安員、速遞員及地盤工一類日薪約100元人民幣的人工,便停止上班先去玩。由於龍華區工廠密集,居有大量收入不多的民工,只要不講究質素與衞生,便可以將生活成本壓到極限,所以「三和大神」在當地能只花8元(約9.5港元)便可到網吧玩通宵兼睡覺,吃2元一份的腸粉,3元(約3.5港元)一碗的湯麵維生,睡15元(約17.8港元)一晚、十多人擠在一房的床位,甚至到龍華公園花30至50元便可以買到性服務。
這群不理會明天的青年,以「做1(天工作)玩3(天)」為生活信條。若一時未找到散工,甚至會去賣血、賣身份證換錢,花光了錢便通街瞓,一度成為當地的另類風景。
這群象徵中國最沒希望的城市底層群體,曾吸引到日本NHK電視台注意,在2018年推出紀錄片《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1500日圓的年輕人們》,探討這群專做日薪100元(約117港元)散工的青年的生活狀況,一度成為社會熱話。
深圳三和人力資源集團在8月突然召開記者會,為三和形象洗白,認為外界將龍華景樂新村一帶方圓幾公里的流浪人群,全部冠以「三和」之名不符事實,對該公司的求職者造成不良影響,強調那些遊蕩青年並非該公司的求職者,令已淡出公眾視野的「三和大神」再次成為討論和報道的對象。

位於廣東深圳市龍華區東環一路的三和人才市場,周圍密集地分布著廉價的飯館、網吧、旅館和雜貨店。眾多年輕人常年在這裡遊蕩,他們大多不願意找穩定的工作,做著日結百元的零工打發時間。賺了錢就去住旅館,沒錢的時候就露宿街頭。
據在深圳工作多年的港人周先生(化名)表示,龍華一帶因有大量工廠,需要大量低技術工人,令三和人才市場附近有很多招聘公司,吸引許多外省民工一到深圳,便到該處找工,「該處有些城中村,(衞生)環境很差,因有數以十萬計工人生活,消費可以好平,曾經人頭湧湧。」他指約3年前,在那裏不用10元(約11.8港元)便可以吃到一碟炒飯或炒麵。
周先生指,當地的網吧收費很便宜,所以吸引許多民工去打機看電影消磨時間,「都聽聞過有些女工因嫌賺得錢少或一時未搵到嘢做而搵快錢(賣淫),但都要成200至300蚊(約237至356港元)一次。」但據他了解,在疫情打擊近一年下,現時三和一帶的昌盛境況已不再,「好多工廠都無嘢做,加上防疫,深圳對外來人限制好嚴要隔離14日,外省好多民工離開後便沒回來。」

微博賬號「未妨惆悵輕狂」的網民便表示,10月底再到龍華富士康及三和人力資源市場一帶觀察,發現昔日民工擠得滿滿的當地,現在已變得很冷清,「10年前龍華富士康號稱有30萬人,晚上那是人擠人……,當年招工隊伍排一兩公里,我今天看總共就8個人」。
另一網民「材材」也表示,原本有無數民工求職的龍華街道一帶行人稀少,「昔日一年大約幾十萬租金門面的三和人力市場!現在門可羅雀!已經不見昔日的三和大神!」
「三和人力市場」位於深圳龍華新區景樂南北區,因三和人力資源集團於2006年進駐該處而得名,成為當地大型職業介紹中心,每日有數以千計的外地民工第二代到這裏找工作。由於周邊社區有大量民工聚集生活,曾經成為市容治安的嚴重問題,充斥吸毒、盜竊、販賣假證件等情況。
■ ■ ■
三和另類服務
三和人才市場,那一條都是黑仲介,這裡堪稱龍華最亂的地方,摻雜著黑仲介,黑網吧,小旅館,這裡的床位早些年5塊,後面6塊,8塊,現在漲價到15塊,十幾二十人擠在一間房間,居住環境還不如監獄。一旁的黑網吧,全天1塊錢1小時,通宵5塊錢10小時。是「人才」就不會被埋沒,所以這裡也湧現了一大批三和大神,其中有的是:
高傲姐:
履歷:她隱居在某條偏僻的小巷,經常獨自站在街口盼望愛人歸來,經網友報導,眾多網友開始去看望高傲姐,據說高傲姐就算開車辦事的時候也十分高傲。武器:大車燈,排氣管以及車標。
紅姐:
履歷:她隱居在三和,為很多殘疾老哥提供各種需求的服務,據說紅姐現在從良了,不知道哪位老哥接的盤,恭喜,恭喜,恭喜。武器:各種姿勢。
番茄妖男
性別:雌雄同體。履歷:他(她)穿梭於深圳各大地鐵,商場,街道,以奇裝異服示人。武器:丁字褲,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