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世遺】
項明生
英屬緬甸,由 1824 年至 1948 年,長達 124 年,已經長過很多中國由外族建立的王朝,例如元朝才 97 年。法屬印度支那,由 1862 年到 1954 年,也有 92 年壽命,比元朝短 5 年。
忽必烈的大都城,在今天的北京,已經煙消雲散。蒙古人 97 年的統治,只留下一本「西廂記」至今仍然為人唱詠。英國和法國在東南亞的統治百年,又留下了甚麼呢?「明日世遺」將用兩集,比較法國殖民越南、寮國、柬埔寨以及英國殖民緬甸的優劣,包括城市規劃、郵政、鐵路、酒店、教堂、建築等硬件,以及飲食居住生活等文化軟件的影響力。
1887 年拿破崙三世成立法屬印度支那,定都於西貢,當時都市設計師奧斯曼剛剛完成雄心壯志的巴黎大改造,由中心第 1 區呈螺旋狀到最外圍的第 20 區,拿破侖三世於是用巴黎「蝸牛式」市區規劃,在西貢建立了「小巴黎」。
拿破侖三世的奧斯曼工程,拆除擁擠髒亂的巴黎中世紀街區、修建放射狀的寬敞林蔭大道,到今天也暢通無阻。一個半世紀了,君不見世界各地的首都,前仆後繼不斷山寨這一個萬世師表「City Of Light」?我去過南美小巴黎 —— 布宜諾斯、東歐小巴黎 —— 布達佩斯、巴爾幹小巴黎 —— 布加勒斯特,還有東方小巴黎 —— 越南西貢,無一不是向花都 Salute 之作。巴黎有 20 個區,西貢有 19 個區域「郡區」。塞納河右岸是巴黎第一區,中心就是羅浮宮。
英國人去到每個殖民地,都會有熱帶花園;羅馬人之處都會有浴室鬥獸場;法國人呢,當然就是歌劇院了!貫穿胡志明市的西貢河,右岸是西貢第一區,羅浮宮則沒有,中心就有這個歌劇院,建築時間仲早過隔離的西貢市政廳。這是胡志明市區裡最美麗的建築,1898 年動工、1900 年落成,由浪漫的法國人按著自家劇院的形式建造,由建築師 Eugene Ferret 設計,外觀華麗,正面裝飾更是漂亮,門口兩個女神捧著花瓶拖著門頂、上方的天使展開雙翼像是手拂豎琴,柱子與牆面的雕飾精細,顏色為帶點粉紅與米色,溫潤而富有美感!
英國人不喜歡吃法式焗蝸牛。所以你在香港的維多利亞城、新加坡、仰光,都看不到放射狀的巴黎市區規劃。沒有法國人那麼浪漫,英國人是手持間尺做他們的 City Plan。原因當然是英國的「大憲章」清楚列明,私有產權是不可侵犯,為方便丈量 DD 及 LOT 土地產權而做的城市規劃。
1766 年,英國舉行了一項重要的城市規劃設計比賽。獲勝的是位 22 歲名為詹姆斯.克雷格(James Craig)的年輕人,他提議一個簡單的格局,三大南北向格子狀街道,連結兩個花園廣場。簡單明瞭,看上去和我們中國洛陽長安的 City Plan 一樣,日本京都也是這種劃豆腐的城市規劃。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新城,因被公認是英國城市規劃的傑作,列入了世遺。
香港維多利亞城的四環九約,仍然可以看到這種英式的城市規劃,雖然當年的英式建築已經被拆得七七八八,但在仰光這裡,完整保存了下來。
南非開普敦(Cape Town)最繁華的大街叫 Strand Street,倫敦 Convent Garden 泰晤士河旁邊也有一條 Strand Street,因為英文 Strand 本身就是濱江的意思,面臨仰光河的 Strand Road,是仰光最漂亮的一條大馬路,雲集 Ministry of Trade、高等法院及英國領事館,1901 年的 Strand Hotel,向北就是格子狀的仰光舊城,如果你去過愛丁堡或香港中環,你會發現,原來英式 City Plan 同法國殖民地的越南城市,有根本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