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床傳奇

撰文:侯思傑

在越南出生的我們,對「吊床」可說完全不陌生,在那年那月,幾乎在自己家裡、或左鄰右里也可能會有一張。所以,當我們見到吊床時,絲毫不會感到驚奇。然而當我們去金甌途中,每隔一段路程,看到在公路旁出現一間用樹葉搭建的茅屋,裡面有許多吊床時,第一眼會感到好奇,怎會有那麼多吊床呢?用來作啥?沒多久再出現類似環境,很快意識到這是「臨時性」的「吊床客棧」,以供由省過省的長途汽車及貨車的駕駛者,在疲勞下稍作休息,當元氣恢復後,繼續起行。

DSC_0053
Cà Mau行,來到薄遼省已經是凌晨3點,在一個教會的「吊床客棧」歇腳 休息。

自從越南在30年前開始進入市場經濟之後,社會經濟發展到了今天也便顯得非常繁忙,24小時不停的運轉,特別是物流運輸業,再沒晝夜之分。貨車的司機長途跋涉的由一個省駛去另一個省,動輒7、8小時,不可能一口氣的駕駛到目的地,怎麼也得要休息1、2小時。公路旁的「吊床客棧」便應運而起。

香港早在50年前已經成為亞洲最繁忙的城市,不少人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工作,當可以放下工作稍作休息2、3小時,卻苦無地方。走去「公寓」嗎?公寓向來是娼妓活潑的地方,隨時會有警察來查牌而給弄醒。可是,從來沒有人想過經營「吊床」這玩意兒。直到新一代的90後年青人出現,情勢有了改變。

香港、台灣、日本和韓國這4個亞洲地方的青年很喜歡「自由行」的到其他國家及地區旅遊。他們向來不滿足為去某一地方的景點觀看或吃喝,他們喜歡到處鑽探,了解和吸收當地的文化,因而令他們眼界大開,從而為自己將來工作和創業提供養分。

吊床5
香港的「吊床客棧」

當我在下6省看見「吊床客棧」時,確實感到有點驚訝。驚訝是因為我曾經在香港的報紙或雜誌讀過這樣的一個報道,有年青人租用空置的工業大廈來創業,經營「吊床客棧」。

事實上,「吊床」對年紀如我輩的倒還有印象和觀念,對完全城市化之後的香港人來說,「吊床」只可偶爾在電影見過,何況對30歲以下的青年,幾乎可以肯定他們對「吊床」全無印象。很明顯,他們是在越南或泰國等地方發現,於是回來之後,靈機一動,用「吊床」來給忙碌的人提供一個服務。

俗語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當今的年青人都肯勵學,從書籍和宇宙事物中擷取知識,促使他們心胸寬廣,眼界開闊。他們就是用最古老的「吊床」,變成最時髦營商「玩意」。他們並且給這個「吊床客棧」起了一個很別緻的英文名稱,叫 “Chillazy”。這個英文字是由 “chillax” 演變而來。“chillax”本來解作「冷靜下放鬆,躺下伸伸懶腰,休息」。而 “Chillazy” 中的 “lazy” 含有「懶」的意思。將兩字合併起來,有著「偷得浮生半日閒」的閒適自得,無所牽掛的自在。快樂!

吊床17

吊床1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