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旅】
撰文:侯思傑
來Quán Âm Phật Đài 拜神的,大部份都是由外省遠道而來的善信,他們懷著一顆善良的心來到佛台,向菩薩跪拜以感謝神恩;或向菩薩許願賜給他們健康和財富。
確實,對可能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事,而個人的能力又難以阻止它發生,於是祈求神靈庇佑是最佳的途徑。至少心安理得,坦然無憾,我就是有這份經驗。每當我導演的舞台劇上演,當日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去黃大仙祈福,望大仙保佑我們台前的演員、幕後的工作人員在工作時順利和平安。大家都知道舞台在演出時,後台的燈光非常暗,通道狹窄,且周圍堆滿道具和佈景物,還有衣服讓演員替換等,若眾工作人員和演員發生意外而受傷,無論是輕傷或重傷,一定不是大家所樂見。因此,去黃大仙拜神是我的在演出日的首要工作。
在11m高的觀音雕像前,香爐裡插滿了燃燒著的線香,到處煙霧嫋嫋,摩肩接踵的信徒,對著觀音像席地跪下來,虔誠拜拜的同時口中唸唸有詞。
說觀音化有33相或38相,又或更多,當中有男相,也有女相;有老者,也有童身。可是,在Quán Âm Phật Đài所見,觀音大士所化的近乎古裝電視劇中的宮女,連衣飾的都與宮廷中的女子相似,美化得不倫不類,很叫人懷疑當初建寺的心意是啥。
經過我了解之後,知道薄遼有一間寺院,當時寺院有一位住持叫 Thích Trí Đức,他於1973年開始建造了一尊高 11 m的觀音像,兩年後,即1975年完成,而那個時候正值越南統一。觀音雕像便一直放置在靠近海邊的地方。當水漲時,雕像的底部便遭到海水浸蝕。30年之後,即2004年,越南開展開放改革政策踏入了第2個10年,薄遼省政府打算以旅遊業發展經濟。但以甚麼來吸引遊客呢?
目下不是有個11m的觀音雕像嗎?於是批准了擴建寺院來吸引遊客。
Quán Âm Phật Đà在2004年開始擴建。換言之,由批准擴建起計,到現在才得15年光景,寺院卻能香火鼎盛,令遠道的各個省份的人,還有海外的台灣和中国的遊客也慕名而来。
既是慕名而來必然有其得意之處,於是我好奇的問,得到的答案是有不少人來許願,他們都得能如願以償,這樣便一傳十、十傳百,於是從四面八方的人都來祈福,希望年年順景。
明白了!
在觀音佛台出現兩尊觀音大士的雕像,一前一後,兩尊都是望向海。究竟那一尊是Thích Trí Đức住持於1973年建造呢?
按我的觀察,置放後面的那一尊是住持建造,由於放置在很後的後面,讓不肯走多兩步的懶人,走過去拜。所以那個地放長滿了雜草。不過,還是會有知心人。一位上了年紀的善信,便走到最後面奉上香一束,顯示有神心。
雖說是走到「後面」,其實是「前面」才對。
後記:
據團友說,位於Thủ Đức (守德) 的一個樹林,在越南統一之後,曾經用作處決異己的刑地,有不少人在那裡遭槍決。來到改革和開放之後,停止在那裡執行槍決,刑地現已荒廢。傳說,曾經有人走進去,得著一位亡魂贈與一個「號數」,他便用這個號數來買「字花」,結果贏了一大筆錢。自此,這個陰森可怖的刑場成為大眾進去問「號數」的地方。
很難想像,他們到來刑場不是去拜祭非自然死亡的亡魂,反而要向死不眼閉的亡魂索討著數。人心的醜陋與蠱敝莫過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