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à Mau行:Nhà Thờ Tắc Sậy ── 所見所聞所思 (二)

【人文之旅】

撰文:侯思傑

目的地是Cà Mau,但來到了Bạc Liêu (薄遼)已經是深夜3點,還要多三個鐘頭車程才到達金甌。

3個鐘頭之前,車廂內還熱熱鬧鬧的,不只熱烘烘的你一句我一句談笑風生,還唱起卡啦OK來;3個鐘頭之後,車廂內的聲音漸漸變得低微,很多人都感到有倦意而瞌睡。過慣了夜貓子生活的我,精神還算奕奕,卻顯得無所事事。由於行車時,車廂內要關掉燈光,兩天來閱讀了3份之1的《百年心魂》,無法在車廂內繼續閱讀,無聊地把視線投出窗外,瞥看在路燈照下一掠而過的街景。

當然,最值得敬重的是駕車司機,他那份駕駛大型汽車的專業精神很叫在下欽佩。任憑車廂內嘈雜聲似拆天般的響亮,完全沒有影響他的專注駕駛 (香港法律 – 在行車時影響車長駕駛是屬犯法)。駕駛長途車不像駕駛飛機。飛機昇空後,一切有最先進的科技來協助,例如在不遠的前面出現氣流,雷達能察覺並發出預警,飛機師可憑他的專業知識來作出適當的應變。然而,在公路上奔馳的大型車輛,可沒有雷達科技來幫助。當在公路上行駛時,隨時出現難料的意外,而這一切都要由駕駛者去判斷和解決。所以,當有人提出集資「打賞」司機時,大家都很樂意奉獻。

DSC_0061
旅遊巴士就是沿住這條狹窄的人行巷子,駛進客棧。

DSC_0053

旅遊車來到薄遼,駛進一條狹窄的巷子。其實「巷子」是一間餐廳側邊的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的闊度剛好足夠一架旅遊巴士通過,所以司機要小心翼翼的駛。其實,類似這樣的通道,在西堤到處可見,但能讓一架巨型旅遊巴士通過,我就不曾見過。過了通道之後又是另一世界,原來這裡是天主教所屬的一家所謂「客棧」。

客棧給我的第一眼印象,好像是臨時搭建似的,相當簡樸,門外有餐飲供應,但只是一般咖啡茶和汽水。走進去則有一個偌大的冷氣房間,房間內全是吊床,吊床分兩邊排列,一眼看過去倒是很壯觀。之前,在行車的時候,我看出窗外,瞥見路邊每隔一段路,便出現掛滿吊床的茅屋。當時已經有個念頭,那是讓長途跋涉的駕駛人作休息之用。這又令我想起香港新一代年青人,當中他們有人以此來創業,在室內設備吊床供給有須要的人作休息之用。他們給這個「休息間」起了一個很別緻的英文名稱,叫 “Chillazy”。英文字是由 “chillax” 演變而來,解作「冷靜下放鬆,躺下伸伸懶腰,休息」。而 “Chillazy” 中的 “lazy” 含有「懶」的意思。

我選擇了對著牆上十字架的吊床躺下。雖然光線不亮,在吊床上仍然清晰的看到十字架。十字架象徵了忍耐和勇敢。

DSC_0052

躺了一陣便起來,因為我根本沒睡意,於是走出餐飲處要了一杯蘇打檸檬。店員說沒有蘇打,叫我改飲7喜 (7 up)。同樣的情況,白天我在西貢也遇過,店員都說沒有soda而叫我改飲 7 up。

「蘇打檸檬糖」不是越南的獨門特飲嗎?

確實。但,已經是過去式。當 7up 進入越南後,立即成了新潮流的寵兒,沒有人再會懷念舊潮的 “soda chanh đường" 。或許,見異思遷乃人之常情吧!

要了一杯冰水加檸檬便走過去跟說廣東話的團友排坐。寒暄過後,漫無邊際的東拉西扯,直到召集人走過來叫我們去教堂參觀或參拜,是時已經是凌晨5點了。邊走,團友邊對我說,「教堂葬的那位神父,係羅馬教廷封佢為紅衣主教,越南好多人都特登來拜佢……」我不知就裡,只聽和點頭。

來到教堂外,天還未亮,已經是人山人海的好不熱鬧。一輛輛旅遊車載來各省市的善信,宛若趕集似的。當他們一下車便給餐廳中的服務生拉著,向他們推薦美味的越式金邊粉;售賣神父Truong Buu Diep的照片海報、月曆和塑像也很受歡迎。不過,當我目睹售賣香燭的小販時,感到有點古怪,為甚麼在教堂門外賣香燭呢?

DSC_0089
Truong Buu Diep神父像

走進教堂的閘門後,召集人引領我們去左面的那座小教堂參觀Truong Buu Diep神父的墳墓。小教堂外面已經聚集不少男女老幼。當來到門外,我對眼前的景象感到很驚訝,呆了一陣子。教堂內怎可能有一個大香爐,而又讓人燒香膜拜?

4個月前,即今年2019年7月4日,中國富商 ── 海南航空董事長王健,在法國遊覽時,從一個峭壁上跌下來,傷重不治死亡。由於王健死亡的地方並沒有中國人,無法找到中國式的殮葬儀式,他的家人便向當地一所教堂申請租用來舉殯。教堂原則上答允租借,但附加條件,嚴禁採用天主教以外的任何宗教儀式。換言之,燒香拜神是絕對禁止。

難道越南人的胸襟比她的前宗主國── 法國人── 更豁達?

由於教堂內的所有文字都是越文,沒有華文或英文,突然變了文盲的我,只好追問那幾位說廣東話的團友,關於Truong Buu Diep神父,他在生前究竟做過甚麼公益事而贏得那麼多人敬重,連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也來膜拜?團友只重覆他們之前所說「因為張神父被封為紅衣主教」。

但,這不是答案啊!

我決定,先把現場環境紀錄下來,稍後再去追查這段歷史來補充內容。於是我 ── 迷惑地到處拍攝。

DSC_0078

DSC_0098

DSC_0109

DSC_0119
Truong Buu Diep神父的物件塚

DSC_0100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