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
黎雪口述、鄭至涵執筆
我是黎雪越南小吃店的老闆娘,在越南的家裡有父母,哥哥、弟弟、妹妹各一個,我只讀到小學四年級,後來就跟爸爸一起去賣豬肉,弟弟妹妹還小,由哥哥照顧他們。在越南家庭媽媽都會教女兒煮飯,為了未來嫁人做準備,跟傳統的台灣社會一樣,女性嫁人後煮飯給丈夫吃是一種義務,不會煮可是很丟臉的,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們家比較特別的是,我的媽媽跟其他母親一樣教我和妹妹煮飯,但是爸爸教得比較多,我的哥哥弟弟沒有因為爸爸會煮飯而也會煮,反正未來他們的老婆會煮給他們吃。
我在21年前從熱鬧的越南胡志明市嫁到台灣的山城埔里,一開始真的好不習慣,在胡志明市晚上我可以到街上喝咖啡,還有各種豐富的夜生活,但是在埔里除了睡覺什麼也不能做,尤其是一個人的時候就會特別孤單。我的丈夫是埔里人,我的台語比國語好,因為我的丈夫沒讀過什麼書,也不太會說國語,我剛來時有問過他:「幹嘛不跟我講國語都講台語?」
他回我:「你學那麼多幹什麼,台語就好。」剛嫁到台灣時,我跟著丈夫一起幫別人蓋房子,常和丈夫的大哥大姊一起工作,他們都對我很好,除了蓋房子,我也曾到造紙工廠上班。直到18年前,我們夫妻倆開了自己的店,這間店面是我們買下來的,也是我們的家。現在這間店裡除了我們夫妻倆還有我的妹妹,她在10幾年前也嫁到台灣來,有一個女兒,但是他的丈夫因為血癌過世了,在那之後我就讓她來跟我們一起生活,幫我一起開店。
每年過新年都會回越南
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今年20歲,高職時讀餐飲相關,現在她不想要繼續上學,在2018年5月時一個人到彰化的進出口商工作。我曾想把我的煮菜手藝教給她,但是她覺得太辛苦了,所以不想學;而我的小女兒16歲,現在讀高中,興趣是跳舞。我們家人之間對話都是用台語,我的小孩們有去上學所以他們也會講國語,至於越南語,大女兒聽得懂,但是不會說,小女兒聽不懂也不會說,他們似乎也沒有興趣要學,他們也很少跟我回去越南,因為她們覺得都聽不懂、很無聊。
我每年過新年都會回越南約一個禮拜,每次回越南都要花好多好多錢,待不了多久,我必須回來台灣繼續開店來維持收入。開店日無時無刻都好忙,開店時間即使是下午,客人也陸陸續續進來,完全沒有時間休息跟吃飯。每週二、三都公休,休息就是要睡覺!每週二我都睡到下午才起床,第二天再去買菜,台灣買不到的食材,例如河粉、米粉、春捲皮等等就跟進口商買,或許有人以為在台灣買比在越南貴了許多,其實也只貴了一點點而已,沒有差很多,現在店裡的餐點和醬料都是當初在越南時和媽媽學的,但是越南人的口味偏鹹,所以到台灣後我有把口味調淡,台灣人很能接受。
越南的醫療很貴
如果可以再選一次,我覺得不論在越南還是台灣都一樣,在越南都是認識的人,可以和家人一起生活,在埔里相對孤單,但是空氣比較好。醫療方面也好許多,越南的醫療很貴,看醫生很麻煩,也不一定看的好,沒錢的話只能等死,跟越南比起來,台灣有健保卡,可以便宜的看醫生,而且醫生、護理師的態度跟技術都更好,重點是,在越南叫救護車太慢!等一個小時都還沒到,在台灣一叫很快就到了,無論如何,不論是在台灣還是越南都各有好處跟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