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記: 西貢博物館

【故園風雨後】

圖 / 文:侯思傑

要了解一個國家或地方的過去歷史和文化,同時將過去與現在比較,從而得出她的一個清晰的藍圖,參觀她的博物館是最好的途徑。

由於一個地方以致一個國家的過去,是由許多方面的發展和變化所構成,而每個構成的份子都是很重要,因而出現不同範疇的博物館。以香港為例,有「香港歷史博物館」、「海事博物館」、「文物博物館」……。至於其他地方或國家,若曾經發生戰事的便會有個「戰爭博物館」。

002

日本東京的「戰爭博物館」擺放了二戰時被盟軍飛機轟炸過後的工業殘物,在館內則掛上一幅幅滿目瘡痍的照片,令日本國民或來自其他地方的遊客看得膽戰心驚,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從而提醒大家,不要再有戰爭,一切以和為貴,建設大同世界,做福世人。事實證明,日本人在這幾十年的心態已變得祥和,不再崇尚武力,年青一代都能夠和其他地方如香港、台灣、韓國、泰國、越南……等地的青年建立友誼,互相仰慕。

西貢的博物館分有兩個層次。在地下擺設了美國幾架軍方戰機和直昇機,令人有個錯覺以為只是「戰爭博物館」。當走進去,才發現是個綜合博物館,除了戰事之外,還有民生及過去的習俗。對於不太熟悉越南過去的歷史及風土民情的外國人,或本地的年青人來說,無疑是上了一堂珍貴的歷史課,但對我們這輩人來說,卻又是百味在心頭。唏噓!

004

c001

A004

也許受了過去工作的影響,我對民生特別敏感,尤其那年那月的生活仍繫在心中時,當看到西貢博物館的展出,那種滋味實在不好受,腦海立即浮起2012年倫敦奧運的開幕情景,為甚麼英國人已經進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而我們仍然落後到以手作和買賣為生呢?

倫敦奧運2012所展示的,一百多年前的工業革命,衍生勞工權益、婦女權利、兒童權利、南丁格爾護士節、普及教育 …… 等運動,我們卻要落後到100+ 年之後才發現這些運動背後的故事,從而努力探索和尋求這連串故事的真理。

為甚麼?難道這和呂小竹校友所說的「弱國無外交」有關?

若無關,那,又是個甚麼問題呢?

F007

F001

DSC_0359

DSC_0364

DSC_0370

DSC_0375

DSC_0386

DSC_0346

DSC_0390

DSC_0397

DSC_0289DSC_0271

 

untitled1[1]日本東京戰爭博物館

DSC_0423

DSC_0376

 

untitled1[1]

2012倫敦奧運:重現100+年前的工業革命及「普世價值」的創建。

 

2 Comments

  1. 侯君10月27日篇,篇首一段寫得最好:要了解一個國家……參觀博物館…..最好的途徑。插圖豐富,尢其那幾幅寬闊的大樓梯,讓我看得嚇了一跳,不免多看好幾眼,因為和我當年上班大樓一樓大廳的樓梯幾乎一模一樣,那曾經那是一幢法式建築,一樓是中法銀行,二樓是我任職公司的辦事處。美好的回憶還是美好,不說了,這是題外話。
    侯君本篇我連讀細讀兩篇,仍然想不出本文與(弱國無外交)有任何關聯性?請指教。

    1. 看似「無關」,箇中也不「錯綜複雜」。外交者,在個人是交往。與友厚誼便交往無間、親密無間、合作無間、物我無間 …… 然,交往需財更要才,奈何兩者全無。既,褲袋無財,腦袋更無半點才,只好「酒干倘賣無」,怎樣「外交」?
      為何咱們祖國和故鄉不是不丹國?
      又咱們祖國和故鄉怎會弄得財才皆無?
      或,請容許稍後在《忽然遇上呂小竹》溫婉說。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