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hen’s Notes】
撰文:馮寶卿
《迎月》
今夕是何夕
蘇軾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月》
中秋佳節,有太多的回憶與思緒,時而世易,昨天那個煙花之地已湮滅在歷史裡,曾經的繁華恍如一夢。堤岸仍然是我的故鄉。 在這天,人們坐在月亮下賞月光、吃月餅…,一種穿梭時空,回到60年代的感覺油然生起。
「中秋月餅」四個字的一串串,喚起孩童記憶的豬仔餅,有各種不同的月餅,金腿肉月、蓮蓉肉月、玫瑰豆沙、五仁肉月、豆蓉肉月、雙黃蓮蓉、寶鴨穿蓮……!在越南西貢 Sài Gòn 堤岸 Chợ Lớn 華人社區,習慣聼到這些耳熟能詳的月餅名字,寶鴨穿蓮就是單黃蓮蓉!
「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錢人家吃月餅,冇錢人家食芋頭」,此一童謠,小時候可謂人人皆曉。還有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有很樸素的孖金錢燈、鯉魚燈、蓮花燈,騏驎燈…等等。「燈籠就像漂亮的螢火蟲,孩子們穿街過巷參與遊花燈,唱著粵語童謠「遊魚遊花碌,今晚點蠟燭,今晩唔隆清晚隆,隆咗冇得玩,玩個爛燈籠」,提蠟燭點亮的燈籠,才有燈籠燒掉,現在這種點蠟燭的花燈很少見了!在滿月下迴蕩,肆意嬉戲;滿街飄香的紫蘇炒秋螺,都頓時讓我沉入無邊的回憶當中。
《追月》
今夕是何夕,世事嘆滄桑。
月光輕輕灑,微風淡淡拂。
花香漫漫醉,尋夢滿牽掛。
月圓又月缺,共渡明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