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馮寶卿 / 撰文:侯思傑
當我們要去越南時,不自覺的會說「返越南」;但當我們要離開越南,回到數十年來一直生活在現時的那片土地上時,就會很容易的喊出「返德國」、「返台灣」、「返澳洲」、「返美國」、「返香港」「返……」。
怎麼在出發和回程都使用同一個動詞「返」呢?
或許,只有我們這一代來自西貢的華人,才會有著很深度的情意結,卻又很不自覺的陷入哀思的矛盾。
昨晚接到寶卿校友一個附有照片的短訊說,她明天返德國,所以才有著以上的聯想。當知道寶卿和她好幾位朋友是帶備一顆愛心回去探望自己的故鄉時,為之感動。雖然她叮囑我說,今次大伙回去要低調,其他同遊者也不想出風頭,叫我不要張揚。或許是「職業病」使然吧,我還是忍不住手,把她傳給我的照片,經過挑選後刊在《校網》,並起了一條題《寶卿校友從心出發西貢遊》。最令我驚訝的是,傳來的照片中,竟然沒有一張拍著擺滿食物的餐桌。
也許,故鄉昔日風光不再,只有帶備愛心才能欣賞她的一草一木,在重遊舊地時,才能體會她在過去曾有過的風采,從而感受她勁而有力的脈動。
確實,寶卿的一篇文章《一個好同學、好朋友》,刊在她的《網誌》上,是她這次在越南得著一份難能可貴感受。
讓我們分享她的喜悅:
「6月19日早上十一點左右,她煲了「愛心湯🥣」送來酒店給我,之後和我一齊從酒店回她家,離開其家附近不到500碼,一輛電動三輪車突然從我們後面直衝過來。在那一瞬間之際,她毫不考慮,潛意識之下及時把我推開,不幸的是卻讓自己被車子撞上,跪倒地上,我當時十分惶恐,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有街坊鄰居通知其妹妹,她甚為果斷,我也試圖用手機拍下對方身份證件,然而擅抖的手不聼指揮,最後這任務也是其妹妹完成,謝了!
於是乎隨即前往拍照x光,幸好沒有斷骨,然而今晨頸尾骨又有痛,希望她平安無事,吉人天相,我也不用擔心和內疚了😢!
-串串的回憶,充滿酸甜苦辣,兒時讀書聲還在👂邊……」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