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產階級」崛起,對生活充滿憧憬

【日麗風和五月天】

撰文:文舒君

台北有個「天母」(區),香港則有個「天后」(區),兩者在上世紀都是「中產階級」最愛選擇的居住地方。隨著社會發展蓬勃,居所的區域已打破限制,甚至無地域和疆界的限制,任何地方、任何國家的城市,只要設計及設備完善、環境優良都可以成為「中產階級」的理想住宅。

日本研究:東協五國的國民具備「中產階級」自我意識。越南是東協五國之一,自然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畢竟「中產階級」在一個新興城市是被大多數人渴望過的「生活型態」。

bb05
印象派畫家筆下的「中產階級」:上世紀初的法國,煤氣街燈照亮了整個夜巴黎,令夜生活得以蓬勃。「中產階級」在各種悠閒娛樂的咖啡廳、餐館、酒館、劇院無不隨之而起,夜夜笙歌。

自從3年前「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宣佈成立之後,東協各國未來將在商品、服務、資金與人才,打破藩籬與疆界,促成前所未有的整合與同盟國彼此間經濟與社會發展。東協經濟共同體成為全球僅次歐盟的第2大經濟共同體,為了因應這項趨勢,對於東協跨國的比較性市場研究重要性與日俱增。

日本博報堂生活總合研究所查報告指出,東協5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生活者(即廣義消費者)具廣泛「中產階級」的自我意識。

查指同時指出,有些沒有工作的富裕層,或對未來生活樂觀的勞工階級,這些人原本經濟生活不隸屬「中產階級」,但他們努力透過經營副業或創業來開源,或藉由消費收斂(聰明消費、線上刷卡等方式)節流,並樂於花錢投資未來生活(如投資下一代教育、副業投資等)觀念逐漸萌生,有不少人在社群媒體展示自己的生活型態,這是過著自我感覺良好的「中產階級」生活的最佳寫照。

越南自30年前逐步走向市場經濟,國民收入有著顯著的進步,就以農曆新年來看,在越南各大城市工作的移工紛紛拾起行囊、返回家鄉只為和家人及親戚團聚。不過近幾年,隨著越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產階級人口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越南人選擇將可支配薪資收入用於娛樂。

此外,社會風氣的變遷使得傳統習俗式微,加上國際航空網絡的日益完善,最終使得更多的越南家庭選擇逃離春節的「繁文縟節」,轉而前往海外過個有「異國風情」的新年。

今年許多越南旅行社生意量暴增,比起去年多了約20-30%的行程預訂量。越南旅行社Vietravel於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已收到約19,000件海外旅遊行程訂單;而Lu Hanh Viet和Hanoi Red Tour則分別收到10,000件和3000件訂單,Grand Viet Tour的成團數也從五年前的500-600團成長到今年的700-800團,熱門的海外旅行目的地主要為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但近幾年也越來越多人前往歐美國家。

Hanoi Red Tour 副總經理 Nguyen Cong Hoan指出,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中產階級是海外旅行人數激增的主因,「富有的年輕世代想要去看看世界,他們也願意花更多的錢去體驗不同的旅行目的地。」

bb03

越南是東南亞中產階級人口成長最為迅速的國家,而每月薪資收入至少有714美元(約新台幣21,000元)的「中層富有階級」,將自2014年的1600萬人加倍成長到2020年的3300萬人。

市調公司Nielsen則估計,越南中產階級人口於2020年時將達到4400萬人,2030年甚至將達到9500萬人,而截至2017年底,越南人口約為9370萬人。此外,「旅行」是越南富有階級排名第一的嗜好,第二是「外出用餐」、第三是「購買衣物」。

歐洲市調公司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2017年越南赴外旅遊次數達到約750萬人次、幾乎是2012年約400萬人次的兩倍,而目的地最多是中國大陸、緊接著是柬埔寨和泰國。

Mastercard的報告也指出,越南是亞太地區赴外旅遊人口成長速度第二快的市場,預估至2021年前赴外旅遊人口年成長率將保持在9.5%,僅次於緬甸的10.6%,緊隨其後的是印尼的8.6%、中國大陸的8.5%及印度的8.2%。

bb07
「中產階級」是一種被多數人渴望的「生活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