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
【日麗風和五月天】
讓自己人尊敬和愛戴不是易事,要外人尊敬及愛戴,更加難!
事實她下了不少苦功才贏得今天的成就!
她在台灣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中飾演阮素春,綽號阿春, 27歲,越南籍,自18歲起便來台擔任阿嬤的看護。
劇中越籍看護工「阿春」,她不只是個幫傭,也是最愛「一姐」、真心為阿嬤著想的小女兒,以上是戲劇中的一個人物,而她的精湛演技令觀眾感動落淚;而在戲劇之外的「阿春」,她叫阮安妮,來自越南,她的故事也很精采 ── 她13歲加入越南國家馬戲團,卻在台灣成了歌仔戲當家花旦,保存台灣人失落的文化,一連串曲折人生,給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成紀錄片,也有台灣導演拍成電影《神戲》!
阮安妮來自越南清化省,從小喜看越南歌仔戲,期盼長大能登台表演,在父母建議下考取越南國家馬戲團,接受特技訓練。2005年,身為當家花旦的阮安妮隨馬戲團至嘉義表演,阮安妮因此認識「新麗美」歌仔戲團團長兒子張芳遠,嫁到台灣,也因而圓了學唱歌仔戲的夢。紀錄片《神戲》即是紀錄她的故事
歌仔戲 ── 廣東人的神功戲 ── 是台灣人對神明致上崇高敬意的神聖演出。不過,像廣東(香港) 的神功戲一樣,遭時代冷落,現在看歌仔戲的台灣人不多,甚至連會以歌仔戲來參拜神靈的台灣人都少了許多,廟前演出時常空無一人,在台灣西南部的嘉義縣「新麗美歌仔戲團」仍不放棄以最虔誠的心來酬神,至今已傳承三代 ── 而該戲團的當家花旦,竟是一位越南女孩!
安妮在唱歌仔戲以前,就已經是越南國家馬戲團的明星,13歲就破格成為越南最年輕的空中飛人,可見其精湛實力。
安妮從小有著軟Q筋骨和敏捷反應,因此10歲在父母鼓勵下離開溫暖的家,加入越南國家馬戲團四處走闖。做學徒的日子不只要鍛鍊體能和特技,在無數次摔落中苦練,也要讀書、學英文,才有辦法和外國來的教練溝通,因此安妮不只擁有頂尖表演實力,學識涵養也相當優秀,也難怪年紀輕輕就成了馬戲團台柱。
然而安妮一開始的夢想並不是成為高空特技表演員,而是戲曲演員。她夢想在舞台上演活那些精采人生,然而越南傳統戲曲和台灣歌仔戲一樣面臨凋零危機,父母不鼓勵她做這行,因此這夢想就在忙碌的青春年華裡,暫時擱下了。
台灣最暖人情味,讓她遇見初戀也圓了兒時夢想
19歲那年,安妮隨著馬戲團來到台灣嘉義進行巡迴表演,一位來看表演的阿伯深深被安妮感動了,熱情邀請她到家裡吃飯,還想把兒子介紹給她;這一坐,才發現阿伯竟是歌仔戲團團長,兒子也是歌仔戲演員。
在空中飛躍的少女戀愛了,這場初戀也意外讓她拾起兒時夢想,和團長兒子張芳遠結婚後,安妮離開馬戲團、定居台灣,開始從頭學起歌仔戲。
安妮把少女時期在馬戲團的那份努力,全都用在歌仔戲上了。一開始她連一句台語都不會講,但還是把台詞一字字用越南文標記發音,再努力背下來,戲妝也是看著其他阿姨們怎麼畫,一步步學,原本要花一個多小時才畫好的妝,現在半小時就完成。
憑著天份與努力,安妮無論是空中飛人或歌仔戲表演都能很快得心應手,因此沒多久就成為當家花旦,該戲團也多了一塊響亮的新招牌:全國唯一越南小姐演出!
就算台下沒有半個觀眾,也要酬神敬天
擠在廟前的長板凳看歌仔戲,是上一代台灣人的兒時記憶,但隨著時代演進,電視出現了、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了,娛樂的選擇越來越多,野台前的板凳也逐漸散去了熱情。到現在,廟前的酬神戲場面大多冷冷清清,有時還一個觀眾都沒有。
然而對安妮與她的戲團來說,廟宇表演的主要目的是表達對神明的崇敬感恩,因此就算台下一個觀眾也沒有,在台上也要真材實料把表演做好,吊鋼絲、噴乾冰、耍花槍、唱段子一樣不能少!
台灣這塊充滿文化與信仰的土地,很美,但也失去了許多。一名越南女孩為愛遠走他鄉,燃燒所有的青春年華,只為了讓台灣最珍貴的風景繼續保留下去,看了她的故事以後,或許台灣人會開始思考:我能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呢?
從越南第一空中飛人到台灣歌仔戲團花旦,安妮的故事被BBC拍成記錄片,也被導演賴麗君、彭家如拍為電影《神戲》,獲金穗獎肯定。
BBC英國廣播公司微紀錄片:
人生就是戲
神戲預告片 :
首位越南姑娘傳承台灣歌仔戲的真實電影
《神戲 The Immortal’s Play》
2016女性影展
阮安妮的歌仔戲人生
【央廣華語】
來自越南的臺灣媳婦安妮在台唱歌仔戲
《花甲男孩轉大人》
阮安妮苦練台語 阿春故事登上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