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麗風和五月天】
撰文:潘渝霈
越南展開經濟改革將近30年,若將她與台灣比較,會是怎樣呢?一位台灣朋友去越南走了一趟,親身體驗了她的日常生活,然後將她與台北比較,印證了西貢跟以前已大不同。
也許在很多人眼中,東南亞就是沒有台灣那麼進步,才會一堆人出國當「外勞」。但如果真的到越南走一趟,你將會發現,這街景看起來跟台灣幾乎沒差別啊!
胡志明市的街道就和台灣一樣,滿滿的機車在跑,騎士也不像傳聞中的「越南人都不戴安全帽」,而是乖乖戴好戴滿,宮廟香爐、斑駁老房,更是讓人以為身在台北市呢!


越南與台灣最為相似之處,或許就是滿街跑的機車,看看上面這張照片,滿滿的,完全不輸台北橋「機車河」絕景,甚至有些人看了驚呼:這裡是三重 (註)嗎?
越南滿街機車是有原因的,因為汽車關稅問題,在台灣一台50多萬的TOYOTA,越南要賣到80多萬,但是一台HONDA機車卻只要台幣2–3萬,是台灣的一半,再加上大眾運輸系統不夠發達,也難怪越南幾乎家家戶戶都以機車代步。
家家戶戶都有機車,有騎車就要停車,而看看下面這張圖……是不是覺得有點熟悉呢?
人行道上停滿各式各樣的機車,3個車格可以擠進5台車,一排停不夠還可以停第二排、第三排,比較晚來的騎士,就這麼把車橫擋在3台車的屁股後面當路障,不僅壓縮行人空間,連一開始乖乖停在格子裡的人,都要先移開好幾台車,才能將自己的車牽出來——這不只是台灣人的日常,也是越南的日常。
安全帽當然也是戴好戴滿,看看下面這張照片,別再以為越南人都不戴安全帽了。越南對於相關法規及觀念已行之有年,每個人上路都把帽子扣得牢牢的,至少絕對比8+9還守規矩。
註
三重區,為中華民國新北市的市轄區,1962年從臺北縣三重鎮率先升格為臺北縣第一個縣轄市三重市,與板橋市共為臺北縣的兩大都市,2010年由於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改制為三重區。 三重區距離臺北市中心很近交通方便只有一水之隔,地處臺北盆地主要腹地的中心位置,屬於臺北都會區內圈的衛星城市之一 維基百科。
信仰蓬勃
台灣民間信仰旺盛,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什麼都拜什麼都不奇怪。而越南,雖然經過共產赤化、經歷「反迷信」的歲月,歷史悠久的民間信仰仍是非常蓬勃,與台灣也有不少相似之處。
關公、城隍、佛祖、觀音等台灣常見的神明,都是越南人的信仰,老百姓有疑難雜症就到廟裡拈香拜拜,逢年過節路邊燒金紙也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下面這張焚香的照片,看起來就像龍山寺吧。


街景方面,大城市如河內、胡志明市,就跟台北一樣高樓林立,充滿布爾喬亞 (bourgeoisie) 的氣息,是相當有規模的現代化都市。但在這些地方仍有不少矮房高高低低起落,摩天大樓混雜水泥屋舍,就跟台北很像。
看完這些照片,你也許台北與越南胡志明市的街景有許多相似之處,摩登繁華的高樓大廈,轉進巷子裡,參差不齊的鐵皮屋違建,也是另一番風景。有充滿人情味的河粉小吃攤、也有米其林等級的法式料理。在濃厚商業氣息的都市叢林裡,總能找到一片純樸、懷舊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