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越南

【點滴匯聚成就】

「用愛彌補」
台灣義診團 助越南唇顎裂患者重拾笑顏

台灣「用愛彌補」義診團前往越南胡志明市立口腔醫院,作唇顎裂義診活動。

6個月大的阮文勝(Nguyen Van Thang)是雙側唇腭裂患者,文勝一家住在越南中部河靜省,為讓文勝接受臺灣義診團的手術,全家人搭了兩天一夜的客運,單是交通和吃飯的費用就花了整個家庭半個月的收入。文勝小小的臉蛋被深深的兩道裂縫劃開,他對義診團員非常的友善,總是用燦爛的笑容回應幫他檢查的義診團員,溫暖現場每一個人。

文勝的媽媽說,早在懷孕3個月時就檢查出自己懷的是唇顎裂寶寶,當時醫生曾經問媽媽是否要放棄這個孩子,但媽媽很堅定的要把文勝生下來,並努力上網搜尋照顧唇顎裂寶寶的資料,買最好的奶粉幫文勝補充營養。

看到文勝手術之後臉上的裂縫已經被修補完成,覺得很開心,並非常感激義診團隊。這次義診僅以2個工作天,就為40名貧困唇顎裂患者完成手術,除展現臺灣優質的醫療技術外,也期藉此提升越南團隊手術技術,使更多當地唇顎裂患者受惠。

臺灣國樂團越南巡演

臺灣國樂團

台灣國樂團4月11日至16日將出訪越南,至胡志明市音樂學院音樂廳、越南胡志明市台灣學校等地,進行專題講座、工作坊及專題音樂會等活動,演出經典台灣民謠,也將與越南傳統樂器聯合演出,進行深度的音樂文化交流。

演出曲目精采多元,其中台灣國樂團樂團首席劉貞伶搭配新生代笛演奏家施美鈺,演繹雙笛協奏曲《草螟弄雞公》,節奏旋律輕快,《動感彈撥》一曲則展現國樂團中最具特色的彈撥樂器,而《越南民謠組曲》及《故鄉之橋樑》2首樂曲,則為兩地音樂帶來更深入的跨文化交流,匏琴演奏家杜全勝在創作《故鄉之橋樑》時表示:「希望這首樂曲如同橋梁般的結合越南音樂與臺灣國樂,完成兩地音樂文化的融合與連結。」壓軸曲目則選用兩地傳唱度都極高的鄧麗君組曲,為聽眾帶來音樂無國界的共鳴。

世界銀行報告:人口老化將拖垮越南經濟

世界銀行報告:人口老化將拖垮經濟

經過兩年的調查,世界銀行預估越南社會保險將因為人口老化問題,可能在2036年前破產。若社會保險制度沒有儘快作出相應調整,越南經濟將面臨危機。

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負責越南事務的部門主任Ousmane Dione表示,越南現階段國家給付給老年人口的退休金總額,已超過工作人口所能夠投注在社會保險基金的總額。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越南自2014年以來所實施的社會保險政策改革,雖然方向尚屬正確、但力道不足,以致於無法解決當前的挑戰。越南雖然擴大社會保險涵蓋範圍,短期內似乎可以看到成效,但由於缺乏系統性改革,長期將導致嚴重失衡。

副總理王廷惠回應表示,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將成為越南在調整社會保險政策上的重要依據。

訪越旅客逐年增長

琼府会馆8

越南旅遊總局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到訪越南的國際旅客超過420.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30.9%,其中台灣旅客逾16萬人次,年增9.5%。越南旅遊業者希望今年能有1550萬外國遊客造訪。

今年頭3個月,赴越南的國際旅客由中國旅客排名第一,佔135萬6434人次;南韓和日本旅客分居第二和第三,各為89萬2千人和21萬5千人。而台灣遊客則排名第6,達16萬4370人次,較去年增長了9.5%。赴越南的台灣旅客逾61萬人次,年增21%。

統計顯示,2017年越南國內旅客逾7300萬人次,旅遊業營收約510兆越盾(約224億美元)。

湄公河開發水力發電引起爭議

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

水力發電是乾淨能源的一種,東南亞地區的湄公河流域便成為水力電廠聚集的熱點之一。然而,近期芬蘭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卻發現, 湄公河流域水力發電設施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恐怕比化石燃料電廠還多。

因為水力發電廠在開發過程中,也造成許多生態與社會等議題的爭議,包含生物棲地、林地、耕地、漁場的破壞,以及影響數以萬計居民的生計。其中,對氣候的潛在衝擊也不能被忽略,尤其是在熱帶、副熱帶地區的開發,往往更伴隨著高溫室氣體排放。

然而,由寮國、柬埔寨、泰國、越南代表組成的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River Commission, MRC),作為流域內各項問題的統籌機關,卻因四國政府的忽略,沒有足夠的權力執行研究報告中的政策建議,政策環評的推動恐是遙遙無期。

願景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