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婦女奪回應有的尊嚴

【Ngày Quốc tế Phụ Nữ】
【三八婦女節】獻禮

不單止越南婦女,許多地方的婦女,一直以來都受著男性操縱和欺壓,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少時在越,經常目睹作為丈夫的,可隨便動手傷害妻子。男性為了自我逞強,宣洩自己的大男人「氣勢」,將妻子當眾拳打腳踢,肆意凌辱,令妻子在外難以抬頭,在內難以面對家人和孩子。

women strong7

自從1990年代開始,越南走向市場經濟的同時,渴望與斷絕交往半個世紀的國際社會接軌。接軌的首要的工作就是在教育方面實現男女平等,讓女性跟男性一樣享有受教育的權利。2006年及2007年,越南國會通過性別平等法和反家庭暴力法,讓越南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實行這兩項法律的國家之一。關於這一點,世界銀行對越南能夠在實現男女平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甚為讚賞,盛贊她成功地消除了男女在受教育、獲取醫療服務、就業等多方面的不平等,因而讓越南女性享有遲來一個世紀的權利。

其實,早在2015年,樂施會(Oxfam)關於社會不公平的報告中指出,越南是女性勞動參與率最高的東南亞國家之一。根據越南政府最新勞動力報告,2016年越南適齡女性勞動人口當中,72.2%投身勞動力隊伍,男性的比率為81.7%。

women strong3

知識改變貧窮是鐵的定律。像其他先進文明的城市,西貢和河內已經出現許多事業有成的城市女性。有了成就,就會有自己的選擇,其中一個選擇就是,女性越來越多遲婚或甚至不考慮結婚。這個現象不足為奇,畢竟越南經濟開放已經30年,因而令越南城市有著長足發展,在職場上,許多女性擔當的職位比男性還要高,薪金收入也比男性多,由此實現了自己的經濟獨立。有了經濟獨立,女性再不用依賴男性來生活,一切由自己來say,甚至敢擺脫傳統婚姻觀念的束縛。

姓阮的33歲越南新聞工作者,她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性的英文名字Alex (亞莉克絲),她在紐西蘭留學和工作12年,三年前返回河內定居。她坦言面對家中長輩催迫結婚的壓力,但她不急於把自己嫁出去。她說:「我有能力堅持選擇自己愛的人,一點也不著急。結婚固然有好處,但如果找不到真愛,我自個兒也可以過得很好……我的想法不算標新立異,我的生活方式在我這一代人當中越來越普遍。」

在越南老一輩人的眼中,女子嫁不出去會使家人蒙羞。不過Alex有自己的見解:「老一代人所理解的婚姻關係是傳宗接代,他們無法理解這是一個不可侵犯的個人權利,尤其是對女性而言。」

women strong8

當反對女權運動的人高呼「女子無才便是德」時,曾擔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性別研究專家的阮氏妙紅告訴《新華社》記者說:「越南現代女性較為獨立自主,得益於女性教育水準和經濟能力的提升,另一個催化作用是令當地人的固有家庭觀念有了新的轉變。」

鎖國幾十年之後,30年前越南實行開放改革,讓人民重新融入世界文明大家庭。當他們離開原本的生活圈,走到外面的世界看,視野廣博。回到祖國,把新的種子撒在祖國大地,令新的觀念萌芽茁壯成長。居住在河內的張國雄對《新華社》記者說,他的36歲姐姐仍未結婚,雖然他的父母不贊成女兒單身,但也沒給她催婚。他說「要是她遇人不淑,結了婚反而會不開心,這比孤獨終老還糟。」

阮氏妙紅也指出,在河內、胡志明市和峴港等城市,單親媽媽有增加的趨勢,她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擁有良好的職業,足以養活自己和孩子。越南政府有先見之明,2003年開始准許未婚女子利用捐獻精子進行人工受孕,並立法承認單身女性也有權成為人母。43歲河內女子黃秋蓮因為曾經感情受挫而不願結婚,但是她很想有個孩子,於是在六年前,她不顧父母反對,以捐獻者的精子成功受孕生了一個兒子。她說:「其他人只能接受我的決定。日子久了,別人也很少對我的單身生活指指點點了。」  ( 侯思傑 )

"Ha Long Bay, Vietnam: floating village"

Plus :

1.越南貧困城市家庭通過世界銀行支持的項目通過當地婦女聯盟獲得小額貸款,用於家庭改善和創收。http://www.worldbank.org/en/news/video/2016/03/08/vietnam-women-led-funds-improve-lives-of-poor-households

2.越南在與合作夥伴開展合作方面邁出了重大步伐。 教育和獲得醫療保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現在該國正面臨新的挑戰。 婦女在決策過程中代表性不足,越南需要婦女塑造未來。 這部影片要求採取行動鼓勵女性參與決策過程。 它主張讓50%的女性參加投票,達到最低35%的選舉。

 https://youtu.be/gzLg4H9dMI0

3.舞台劇《戀戀大澳》,寫的是一對年邁仍未結婚的戀人,和一對年青的戀人,當兩代人相遇時,年青的說:「哦,我知嘞,你哋更係好似加陣啲人咁,肯同居就唔肯結婚,肯同床就唔肯生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