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線女 (1924 – 2013)

人物每次,女姐,紅線女來香港演出,都能喚起她的50年前香港戲迷的感情。
1980年代末的一次香港公益金籌款,一位無名氏捐出港幣250萬元贊助她演唱《昭君出塞》。
女姐就好像有無窮的魅力似的,吸引著她的戲迷。

紅線女2

紅線女原名鄺健廉,祖籍廣東開平人,生於廣州西關,因戰爭而遷居澳門,受舅父靚少佳(粵劇小武)的藝術薰陶,12歲拜舅母何芙蓮學戲,以「小燕紅」的藝名在「抗戰劇團」當「梅香」、「四幫化旦」。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軍侵占香港,馬師曾從香港逃到澳門,在舞台下一眼看中女姐,當晚立即情商加入新組織的「抗戰粵劇團」,前往廣西演出。女姐得著馬師曾的悉力教導和重用,加上她自己發奮學習西洋聲學,曲藝猛進。

1944年,女姐下傢比自己年長23歲的馬師曾。戰後10年是她藝術的巔峰年代,成為在港澳演出的首屈一指「花旦皇后」。當年的代表作有《紅燭淚》、《昭君出塞》及《荔枝頌》,開創了獨樹一幟的女腔(中國大陸官方稱為「紅腔」)。其後晉身電影界,前後拍了80多部電影,同時在社交圈頗為活躍,且時有緋聞。

1955年與馬師曾離婚,與此同時被當時的中共總理周恩來統戰回大陸,於是拋棄在香港的一切事業返回廣州。在廣州,女姐與馬師曾復合。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馬師曾不幸於1964年病逝。其後女姐於1972年再與作家華山結婚。成為共產黨黨員之後,多次出國演出,還得到國內外的政要接見。

1965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女姐遭到迫害,直到1979年「文革」結束,她才有機會復出,踏上舞台獻藝。女姐有三個兒女,只有女兒空紅虹得到女姐的真傳,不過,紅虹卻在1981年突然投奔台灣,令她感到很傷心。復出之後,女姐經常來香港演出,其實也是中共當時須要她擔任統戰香港市民的一個重要角色。

2013年12月8日,女姐與世長辭。綜其一生,雖然糾纏於感情和政治的轇轕中,但她的藝術成就沒有因此而被掩蓋。女姐的圓渾如珠落玉盤的「女腔」,繞樑三日的名曲如《王昭君》、《關漢興》、《打神》、《搜書院》等,至今仍能風靡不少知音。

撰文:史碧華

《昭君出塞》

 

《紅燭淚》

 

紅線女1
紅線女1955年被周恩來統戰去大陸,受寵,陷於政治漩渦追隨江青頗遭非議。這是她下鄉赤腳勞動照片。
紅線女
羅文曾多次表示,他的唱腔和做手都是受紅線女影響。
紅線女
紅線女與芳艷芬。 / 當年與紅線女、鄧碧雲、白雪仙號稱「四大名旦」的「花旦王」芳艷芬,對於同期出道的女姐離世,她大表惋惜說:「我哋二人親如姊妹,聽到消息好惋惜,人生是這樣,珍惜啦!」她還透露二人早年一齊做宮燈(宮女),女姐年紀比她大,兩人互相扶持,大家都盼望有機會開腔演出,不用得個「企」字。
紅女
紅線女與長女馬淑明(藝名紅虹)。 紅虹於1945年在香港出生,女姐當年生她時幾乎難產,令膀胱受損,致唱戲時偶有失禁。而紅虹盡得女姐真傳,曾是中國廣東粵劇團的正印花旦,15歲便隨母學戲,外間一致視她為女姐的第二代傳人。 不過文革期間,紅虹與女姐劃清界線,甚至點名批鬥母親,母女關係決裂,至1981年,紅虹突然離團出走,由友人相助逃往台灣,並舉行記者會譴責中國政府,令女姐大受打擊。後來母女關係重修舊好,即使紅虹移居加拿大,亦會將女姐的粵劇錄起欣賞,更考慮接母親到加國居住,不過女姐因不習慣當地生活而拒絕移民。
紅線女
提醒鄧小平弄熄香煙。 1955年,紅線女與周恩來總理晚宴,受對方邀請,決定由香港回廣州。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她被指享有特權,遭紅衞兵及女兒馬淑明(藝名紅虹)批鬥成「黑線女」,禁她登台及授徒,並要剃頭掃街及養豬餵雞,更傳她自殺過身。但紅線女一直自強不息,更借餵雞進食為由,扮雞啼暗中練聲。1979年大陸改革開放,紅線女再度活躍藝壇及政壇。1988年她參與人大會議時,由於會場嚴禁抽煙,她傳了字條給忘記規定的前中共強人鄧小平,提醒他要弄熄香煙,成為一時佳話。
紅線女
談到母親身體狀況,馬鼎盛嘆息謂:「佢身體向來差,由10幾歲至到依家,藥罐子冇停過,但一上台就會畀觀眾好形象,佢付出好大毅力,有次佢喺台上演出《搜書院》一撳地下,手掌就撳到粒釘,但佢繼續演出到完,老竇喺台上面都冇發現佢隻手受傷。」對於母親於粵劇界分量舉足輕重,馬鼎盛卻似乎沒有半點表情,他謂:「我唔鍾意睇佢做嘢,你哋睇到係一個藝術家,但我睇到嘅係年紀大又有病嘅媽媽,不過最緊要係佢開心。」
紅線女
駐顏有術靠洗米水  其實紅線女亦曾是煙民,雖一度戒煙成功,但在文革時因心情欠佳而再度抽煙,及後再次成功戒掉。她亦駐顏有術,數十年來都以洗米水浸手,保養得宜。長居廣州的紅線女,於2000年曾被匪徒入屋行劫,更遭打傷頭部,傷愈後她仍致力推廣粵劇,畢生貢獻藝術。
2017-09-15 (1)
1944年,女姐下傢比自己年長23歲的馬師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