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話題很多。例如越人在這個月份有10件事是不能做(Ten things NOT to do during Ghost Month in Việt Nam),這10件跟中國人向來相傳的「七月禁忌」如出一轍,耳熟能詳,趣味性自然不及《清明上河圖》,何況,幾年前中國也創作了一個電腦活動版的《清明上河圖》呢。
仇英
在校友網誌上刊載的《揭《清明上河圖》歷史口令:繁榮背後藏暗線》一文中,讀到「明本」即稱為「仇英本」,我感到一愕,我當然不是因為「仇英」這兩個字而愕然,而是這個名字在我的藏書中佔了一席位,卻是英文版本 “Chinese Erotism”。於是立即在書架把書找出來,也同時找多了另外三本書,分別是 “Passage to Vietnam”,這本書透過了70位攝影師的眼睛來看越南人的日常生活;第二本是法文版的 “Chine” 紀錄了1960年代中國人的生活;第三本是《中國名園》。
這幾本書都很值得放上校網,問題是當女校友看到了 “Chinese Erotism” 時,會否驚訝地:「采,撞鬼你咩!」
係呀,撞到正呀,七月嘛!
《撞到正》,蕭芳芳主演,許鞍華導演,好朋友劉天蘭製片。
暴風
一進入農曆七月,兩個風姐「天鴿」和「帕卡」到訪香港及鄰近地區,香港得天庇佑,受災不算很大,反而澳門不幸受到的破壞難以估量,所造成的災難是50年來最嚴重。
天災要來,任何人都無法阻擋。若說香港靠運氣來躲開災難是無知,靠別人救災只顯出自己的無能,唯有靠腦袋想方設法去作出防範才能減低天災的破壞。

香港政府有一個決策部門是中國和澳門都沒有,至於臺灣和越南有沒有,我沒去查考,所以不說這兩個地方。這個部門在香港人心中不起眼,一般市民都沒太著意它的存在。不過,當大雨時馬路出現水浸,這個部門就首當其衝的遭受嚴厲責備。這個部門就是「渠務部」。不要小看這個部門,以為只是「通渠佬」,當你要興建高樓大廈或一個大型屋苑時,第一個審核你的圖則所規劃的去水道是否合格,就是渠務部,他們把持第一關,要是未能通過他們這一關,自然就不可能去第二關。所以,渠務部在香港是一個很重要的部門,在其他地區可能會被視為通渠佬吧!
渠道是在地底下運作。幾十年來,香港為了要地下有一個運作良好的渠道,就必須要有一個地下秩序。

1997
1997年8月31日,噩訊傳來,讓香港及世界許多人敬重的人民王妃戴安娜,因交通意外離世。20年後,大家對戴妃的熱愛有增無減。在倫敦,不少人親赴Kensington Palace門外獻花悼念,砌成一片花海。而戴妃離世之地法國巴黎,亦有民眾出席悼念。她仍然受到廣泛的敬重,畢竟她傾覆了英國王室,將王室視為高貴的行為通通摒棄,還原人的個性。此外,她的慈善活動也感染世人,令世人轉向關心弱勢社群。所以,戴妃的好朋友,著名音樂人Elton John 在他的Instagram貼文說:“20 years ago today, the world lost an angel.”

1997年7月1日,當英國將香港交還中國之後一個月的8月31日,戴安娜在巴黎阿爾瑪橋隧道,因逃避狗仔隊釀成交通意外而離世。在早一天,即8月30日,越南的保大王也在巴黎去世。
天!保大又怎能跟我們敬重的王妃相提並論呢?
不!是三提並論1997。
侯思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