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和我一起在鄉間小路上慢慢騎著車。
由於他的英文能力真的只有一點點,而我的越南語能力更是完全的零,所以我們基本上也聊不了天,就只是默默的騎著車。
其實就算我們能聊天,我想,我應該也不會問他任何事情吧?關於阿紅的信裡寫了什麼,盒子裡又裝了些什麼?那都是屬於他們之間的秘密,只有他們自己能夠知道了。
沿路的越南鄉村景物依舊,可是從此刻的眼中看出去,不知為何,竟開始有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
對了,幾乎就像是我小時候的嘉義鄉下。
像這樣跟一群童年好友,玩著規則簡單,長大後看起來極為無聊的遊戲。隨手撿來的任何東西,都能變成玩具。
當時也很時興養鬥雞。
總是這樣看著爺爺奶奶在田裡忙農事。
到市場上學大人喊價殺價。

……週遭的一切看起來,突然都變得清晰無比,我彷彿不是在越南旅行,而是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童年時的自己。
而心理的狀態也有了微妙的轉換。
那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啊……我好像終於,開始單純的開始觀看、探索這個陌生的國度,開始享受這趟旅行了。
“Thank you.” 臨別時,John說。
雖然是一句簡單的英文,但包含了無限真摯的情感。說來好笑,沒多久之前,我竟然還在擔心他會拿木棒敲我的頭。
道別後,我繼續一個人在鄉間小路上踩著腳踏車踏板。
眼前所有的一切都變得如此新奇,我居然直到旅行的第三天,才這麼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正處於距離台灣如此遙遠的異鄉。
遲來的新奇感受令我極捨不得結束這趟單車探索之旅,結果就是騎到了一個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地方來……


之後回到我忙碌的上班生活,除了因休假而囤積的工作量讓人很想死之外,一切似乎都沒什麼改變。
然而卻隱約感覺得到,有些東西不太一樣了,在某些瞬間,那個早已遺忘了的童年時期的我,會跳出來用他的眼睛看世界。
每當那樣的瞬間出現,就算我是正在跟一個熟到不行的老朋友聊天,也會覺得好像才剛認識他;就算我是坐在自己家裡的沙發上,也會覺得好像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就算我做的是辦公室的例行工作,也會覺得細節裡充滿了樂趣……
雖然搞不懂為什麼,但是無意之間,我好像找回了某個很重要的東西。
回國的隔天我去阿紅的店裡買便當,一進門看到阿紅熱切詢問的眼神,我立即向她點點頭,比了個OK的手勢。
「謝謝……」阿紅的中文發音依舊不太標準,但就像John臨別時的那句”Thank you”一樣,那份真摯的感謝,絕不是任何精準的語言所能代替的。
其實我才應該謝謝她,幫忙送那封信的過程中,我得到了最豐盛的無形收獲。
當然我也得到了有形的收獲,從那之後,每次只要我去阿紅的店裡買便當,同樣價錢所得到的菜都一定比別人豐盛。
這個收獲超實際的。
謝謝妳,阿紅。
謝謝你,越南。
【一個半月後】
農曆春節連假,照例回嘉義阿嬤家過年。
放下背包,第一件事就是去尋找當初埋鐵盒的竹林,年代久遠,當初的竹林早已被夷平,種上了一堆龍眼樹,寫著『咕咕之墓』的牌子也早不見蹤影。我憑著微弱的印象,在大略的位置上扒了幾個洞……
我很希望能說,我找到了鐵盒,只可惜並沒有。
不過倒也無所謂,最重要的東西,反正已經留在心裡。
那天晚上跟家人一起圍著圓桌吃飯時,總覺得奶奶又老了一些,自從前年爺爺去世之後,她就一個人住在這間大屋子裡,只有逢年過節時,才有這麼多人一起回來陪她。
看著奶奶,我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奇怪的念頭,脫口問:
「阿嬤,妳一個人住,是不是很無聊?」
「對啊,你都沒常常回來看我。」
「要不然,咱們家裡來養一隻狗,比較不會無聊,好嗎?」
其他人聽我如此說,都大吃一驚。我們家的人從很久以前就都知道,要是提到養寵物,肯定換來一頓臭罵,說養畜牲只是浪費錢之類的。
大家都停了筷子,等著看我挨罵。
一陣沉默之後,奶奶的回答卻大出意料之外:「我又不知道怎麼養狗。」
這完全不是奶奶式的回答啊!其他人面面相覷,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我卻一點都不覺得意外,似乎隱隱約約,早就想通了什麼。
姑姑第一個回過神來,和我相視一笑,然後她對奶奶說:
「很簡單啦!」
【後記】
有人說,寫遊記就像是又去那個地方旅行了一次。
對我來說,有時候寫遊記的意義更遠不止如此。
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旅行,尤其是一個人旅行的時候,隨著身體的移動,靈魂常常是用更加幾何倍數的速度,在衝撞著大腦。我會很容易的把旅行中的所見所聞,跟一些其他不相關的東西,甚至是早已忘記的東西連結在一起。
然而這種靈魂的衝撞,在旅行進行的當下,卻是非常模糊的,如果你在那個時候問我,我很可能根本沒辦法清楚的說出個所以然來。
但是寫遊記的時候,它們就會自然而然的整合在一起,然後進化成一段融合了心靈、回憶和各種情感的,更加精彩萬分的過程。
所以,對我來說,寫遊記不只是又去那個地方旅行了一次,而是另一趟旅程的開啟。
說它是腦補也好、廢話一堆也罷,反正,寫成這樣,那就這樣吧。
撰文:藍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