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侯思傑關於越南長衫中譯名稱嘅文章之後,忽發奇想。要唔要助佢一臂之力呢? 語云 : 路見不平,理應拔keyboard 相助吖!故此便敲敲篤篤曰 : 話分兩頭 :
1) 越文之讀音; 2)越南長衫點嚟。
1) “Ao Dai” 很明顯是音譯,且是以國語的音來譯。那麼會是那個地方譯的呢?"(引)
—- 在越南以外啲唐人,華人,中國人等等,冇幾多個會知道,直到20世紀初,越南的官方文字是漢文加以漢字來記音的喃字- Chữ Nôm (好似古西夏文或大遼嘅契丹文咁),而日常口語,其實已經有好多越化咗嘅 「唐音」。如此處的Áo 字,Áo者唐字襖也。越化之後,用來統稱上衣,即衫是也。法國佬統治越南之後,嫌越文又有漢字又有喃字太難,加以佢哋除咗歐洲語,乜外語都唔肯學,重將越文拉丁化,質畀越南,成咗今日越文咁嘅番鬼字樣,用羅馬拼音法書寫,但為了讀得出越南話,就加減或變咗啲,如此處的 DÀi 字的 D 韻發音為 Z 韻。
Áo Dài 讀做 AU上聲(如 C-OW) Zai 平聲。
Áo Dài 就係長衫咁解。而今日嘅越南長衫嘅來歷, 就半匹布咁長了 !
左:阮高奇夫人。右:吳廷柔夫人。
2) 侯老大曰 : 「長衫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當年費盡的視力,一點也沒白費。但,它她的來由……啥?」(引)
越南人自從法國佬嚟咗之後,又見到日本明治維新咁成功, 佢哋亦要發憤, 樣樣學鬼佬,連衣飾都要維新,著西裝,穿鬼鞋,而女性服裝,當時風氣都唔係咁開通,女人又冇乜所謂社交活動,但都開始心郁郁,但係穿著呢? 學鬼婆又太肉酸, 點算?好彩當時中國有個 「五四運動」,改良咗嘅旗袍出晒風頭,一時好多女仔要着旗袍,攪到個社會幾乎反轉,分開兩個陣營互噴口水。
左 : 70 年代初,新潮女學生服裝,Raglan + Mini 款的 Áo dài,足登麵包涼鞋。右: Áo dài Raglan + Mini: 60 年代末,1970 初,南越越女學生的長衫款,是 Raglan + Mini 款也。
當時,30 年代初,有一位年輕嘅畫家好出名, 叫做阮吉祥, 因為祥與牆同音, 佢就自己起咗個法文藝名,Le Mur, 即係牆咁解。 佢見班友口水多多, 就實行自己郁手,將越南傳統女士嘅長衫 「四身襖」(Áo Tứ Thân) 配合旗袍,如高領,揸腰,兩邊開义,前後只有兩擺而唔係四片,但依然保留長褲,咁就成咗今日越南女仔嘅 “Áo Dài", 呢款長衫就叫做 Le Mur 款長衫 (Áo dài Le Mur), 大大有名。 後來陸續有不同嘅款, 如冇領,開胸嘅 「吳延柔夫人款」,冇領或低領, 較鬆身嘅女學生款, 1975年前盛行嘅 Raglan 款,衣領高2公分,闊袖口,寬腰,衣擺只及膝,衣上印顔色鮮艷大圖案, 非常高雅而活潑, 冇今日嗰哋不倫不類, 亂咁抄襲嘅唔知乜款 !
令大作中圖片上,嗰幾個長衫女仔, 穿嘅正是1975 年前,美麗端壯嘅古老之款也。
而設計Áo dài 的 Le Mur – 阮吉祥先生, 在 1946 年就被腦中穿上列寧裝嘅土匪解決了,罪名好似係 : 散佈「頽風敗俗」咁話喎,享年 34 歲。
嗚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