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 陳錦達 在《旅加同學聚餐/劉惠菁》文章中的迴響而答謝
錦達校友:
多謝你的垂注關心,老當益壯談不上,起碼的日常活動尚可,人算什麼,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賜,我衷心的感謝主!願主賜福各人,阿們!
你在迴響提及[訓導]二字,未免太言重了,我何德何能?還是像我們常在校網說法,多多彼此交流,不是更好嗎?份屬校友何必客氣呢!
這次藉著鄒焯華校友訪加之行,有機會能在多倫多和幾位校友在一起飯聚,很好.過去我與趙善强和劉操森在電子網絡世界你來我往,從未謀面,今回更是大家齊齊現身直接互認互識,最高興的而且出現多一位劉銘源校友,帶出了你要尋找同學劉銘泉意願,希望你能如願以償,一切都是緣份,真難得,要珍惜.
最後有兩件事不得不提,(本來想用向你[請教]兩個字,怕你反說我客氣,有我講,冇你講,反為不妙,故「請教」暫時避用則吉.😜😀)
(一)常常見你鋪上書法,筆走龍蛇,蒼勁有力,行雲流水兼而有之,直是妙筆生花,嘆為觀止.
請問你有沒有跟書法老師學習?你寫的字體屬草書嗎?我住的那座Senior’s Housing活動中心𣎴時有舉辦書法班,譲耆老學習,容易上手嗎?我也想學你窵寫書法呢。
(二)我好羨慕你養有一池美麗的錦鯉,冬天降雪,冰下池水要不要設備池底發熱電源,我以前見過朋友在池底有電暖設置,看你介紹自家錦鯉魚池,似乎並無說及池水保温的問題,可能你住的維州城市不太冷吧,最冷記錄是攝氏零下幾多度呢?
胡扯一番,幸勿介意,暫此擱筆.願你多的在校網鋪上文章和書法,讓校友們欣賞,請請!
此致
順祝文祺!
基炳
編按:本來收到黃基炳學長的稿件,比收到鄧定權和鄧濟權兩位學長的稿件還要早,由於基炳學長用了兩個字「窵寫」而令我不解,康熙辭典又不在身邊,網上字典的解釋很叫人費解,於是便email問基炳學長,因為時差問題,遲遲未收到答覆,只好打電話請教好朋友的大學講師兼詩人吳萱人,問他何解。他聽了我的問題,立即問是不是跟寫書法有關。我愕然的說是。詩人告訴我說,原來寫書法時,執筆的手必須懸空來寫才有力,這就叫「窵寫」(或許是廣府話吧)。
啊,明了!
「窵」讀音釣 (diu)。
這幾日, 靜坐家中, 忽然 好似封神榜說一樣 : “心血來潮". 打開校友網一看, 果然! 原來係錦達學友在回覆中, 齒及鄙人胡言之語.
但基炳學長的文章中提及的書法技巧 :「窵寫」.幾十年嚟, 每見有人寫大字, 即書法, 而執筆之手完全離開枱面, 就非常佩服, 然後非常得意, 口吐古語告人曰: 此吊筆是也!(侯思傑學友咪話古文冇用 ! 唔打得都嚇得吖, 哈哈).
以前,在學校禮堂邊走廊, 有塊黑板, 上面有用"粉筆水"寫幾個大字, 是為 “週訓". 每到星期六, 都有值日生枱落嚟, 擦去 “舊字".另外幾個就舂碎啲平日儲埋嘅粉筆頭頭尾尾,用水開好, 等老師寫下週的週訓. 四年級前是由張爾豐老師執筆. 後來由林紹鈞老師負責. 當時就係林老師講:呢種寫法叫做 : 窵(吊)筆.老師只係講, 因為忙著寫,我地亦冇追問,所以一向都以為係 “吊"筆.
今日先知 : 係窵唔係吊.重以為自己好叻古老野添,原來都係唔多識嘢之人.
是為"鄙人" 咁解.
讚讚
編輯部代郵
致新會校友網誌:
今天我做咗一個决定,我自認為自已唔係咁適合在這個新會校友網誌,暨新會全球校友群組,原因簡單,我已经係一個唔受歡迎的人,所以自覺,自動消失,再唔會自討没趣做個出氣袋,有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敬請删除我在校友綱誌所有留言,以及经过總編修改後才登的拙作文章。謝了,校友們多多保重,陳錦達字 20176月28日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