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本愚魯,不知網篇容量有限,幸得有心人提點,因此不敢造次了!今幸好有救星殺到,站長話喎:「另闢新章」。我猛然才知道科技的神奇。他更説:「繼續以美(國)式『黑色幽默』,玩盡無止境的荒誕」云云……什麼叫做「黑色幽默」恕我我不懂,正如我打乒乓球時,對手常說我的上旋如何,下旋怎樣,說實在的我一概也不懂,回對方說:我又不是作海上旅遊,不識什麼「上船,下船」,就是亂打一通吧了,其理如一。
侯君有相為證,代表我與雲妮手持爉燭以表寸心,謹此謝了!我們同是有心人,不忘「正經大事」呢!說到雲妮學姐,是不是就是Winnie? If yes !那很多謝她的垂注,在《經典再現》的兩次回響,都非常簡短精確,對慳番篇幅容量,很有作用,值得鼓勵。
至於Boyee,是不是寳儀學姐?嘩然地叫話:一張陳舊照片,真珍貴!……當然啦,好比咸豐年陳皮,擁有人視如傳家之寶,如有不信,可問站長。我倒希望有校友能提供第十屆對上第九,八,以至第一屆的新會高小畢業典禮照片,供大家欣賞回味,溫故知新,不是更有價值嗎?
“IDP”的䛧解開了,玄就在「一本」。早前我在嘀咕著,思傑是「萬能老官」,「周身法寶」之輩,怎沒留意「一本」這個小骨節裡,現在算是答中一半,另一半「所欲何為」?Easy Job 啦!呼之欲出矣!
趁這個機會,我想向錦達表白衷心的說一聲:我沒忽悠任何人,的確欠了你一個安慰獎,有時會有滄海遺珠,幸勿介意。好的好的,我鞠躬向你致歉,今向全世界公佈:向你奉上一個「抱歉獎」,老弟啊!懇請收貨吧!😆😀😃至緊要笑,耶穌說:常存喜樂之心,笑乃良藥!願主賜福各位!阿們!
水還未落,真相待白?稍安毋噪,請聼下回分解!
早就有了些少眉目,但當時不敢在《經典再現》網頁亂佔篇幅,放在一旁,今得著站長救援,特此送上研究研究,早就定了送一個「吞噗王」大奬給思傑,雖然他表示欠的頁數罪不全屬他,意思是又關會長事?不啻是「手提行李門」,「割耳瘜門」,「鉛水門」等等的翻版?負責編輯去哪?
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特刊》編輯校對都沒偷懶(呑噗)!
查《新會小學三十周年特刋》共有113頁,但網誌只有25頁,省去了重要的一頁是校長寫的「發刋詞」,否則不難從那裡找出日子。可那懶蟲的網站編輯閣下,不把全刊各頁都鋪上網誌,本人建議應給予「吞噗王」美譽奬,實至名歸,大家鼓掌!😜😆😃
從民國二十年(1931)正式開課計,幾年後,因不景氣,改公督私辦後,又改公辦至民國五十年(1961)整整三十年。故該《三十周年特刊》應在1961年開始籌備編輯事宜,至1962定稿正要付梓出版之際,接當局迫令易改校名,眼看最後以新會為名高小第二十二屆(1962)畢業典禮舉行在即,不如等埋那張畢業照一齊排印入特刋內,新會高小第一屆至最後一屆即二十二屆,一頭一尾各一幀照片,象徵齊齊整整,有始有終.這就是新會高小的一段歷史。可能為了這個原因,才有順延至1963年才正式出版吧!?至於1962年八月十三日正式改名後的「仁善學校」,另有一番風光,可惜 好景不常,十幾年之後,1975年環境來個天翻地覆,這是後話。
以上是我的一點推測,說不上準確,校友如有其他更好的意見,非常歡迎!
繪圖:C.Y.Mok
更正:文中的[稍安毋噪]應改正為[稍安毋躁].我寫錯了別字,錯就要認,也企定定to punish myself.😜
錦達兄:多謝你的迴響!
讚讚
香港新劇季開鑼,諷刺政治鬧劇《誰家老婆上錯床》很賣座,場場爆。導演楊世彭教授不時在對白中不停的玩弄自己的名字來作英國式幽默的自諷,絕呀!
怎樣說總比咱們在小學時,只是犯了小小過錯,還記得老師怎樣處罰百厭的學生嗎?輕的站立黑板下`給眾書友辱笑、重的就得企定定給打藤,馴服以暴。然而時移世易時勢使然時不我予!
本想借題發揮,緬懷昔時在台灣,玩盡潮流般的玩盡無止境的荒誕,到頭來是一廂情願。還好,深受英人所傳:自諷是最高境界!
幸在節前完成新季開鑼的所有工作,難得輕鬆與眾書友碰面於「面書」,無論是甚麼題材,落在「面書」自會玩盡如乒乓球的上旋、下旋與側旋;也能激起如《青春火花》中的栗原小卷那鬼影變幻球。妙也!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57199071127139/
讚Liked by 2 people
好難得侯站長咁高興,我都開心十二萬分!
每天都一笑,唔生肉都幾難,不用吃雲吞麵咯!
讚Liked by 1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