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臨母校

收到了馮慧儀校友的電郵之後,我決定整理這兩年來與校友通訊的電郵,舖上「校友來鴻」。在不算多的電郵中,發現了一封寫給學長呂小萍,這電郵提及我在1989年回越時,去探望過學校,並記述當時的心情,因此希望同大家分享。   (侯思傑 )

附件6/6/2015

收件者:呂小萍

小萍學長:

剛回家,開著電腦,收到你的電郵。非常謝謝,尤其在腦海密麻麻老是想不出新意念的時候,你的電郵讓我回到過去,找回失落的片段。

我本來叫侯思傑,離開越南時,父親給我起了新的名字叫萬雲。

1989年父親去世,於是放下正擔任策劃的一齣電影《喋血江湖》,交給其他人跟進。我,然後回越奔喪。

自越南淪陷之後,那年才第一次踏足西貢。在這段時間,我去過學校。在學校門外拍了幾張相後,見有人從裡面出來,於是立即用很生硬的越南話對他說想入內觀看。他帶我進入學校見當時的一位負責人。那位人士的辦公室是在當年教務處對面角落的一個房間。這位負責人用英文跟我談。我對他說我曾在這裡讀書,很想懷念一下母校。他問得很詳細,但很友善,例如甚麼時候在這裡讀,校長姓名……等。最後,他讓我在校內自由活動和參觀。

我帶著激動的心情一步一步的向我熟識的走廊前進,來到每個星期一週會的禮堂。那裡已經面目全非,但我仍然想像到牆上掛著國父的遺像,兩邊還有放大的國歌和校歌詞譜。最讓我感到激動的是,當我沿樓梯走上我在學校最後一個學期的班房時,同學的笑臉一張一張湧現在我眼前,若當時我們都在那裡,多好啊!

走過班房,那是圖書館的房間。這個房間養成我對文學的愛好。《木偶奇遇記》、《老人與海》等等的簡約本都成為我晚上在床上的讀物。當讀過《悲慘世界》、《苦兒流浪記》等名著後,第二天便給媽媽責問,為甚麼睡覺會弄濕了枕頭。唉,媽媽又怎會知道她的兒子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呢!

當走前幾步,是校長睡午覺的房間,於是放輕腳步走前去騎樓那裡。這裡很寬闊,放置兩將乒乓球桌,下堂小休時,我們就是在這裡打乒乓球。可是,乒乓球桌當時都不翼而飛了。

當日,我拍了一卷菲林。回港沖印後便放在一邊。到了互聯網時代的出現,我便打算把照片放上網,誰知照片已褪色兼脫落,而菲林也氧化了,功虧一簣。幸好還有幾張可用,便把照片放上新會學校校友會的首頁 -- 那是母校的大門。現在才知道數位元的好處。

或許,小萍學長還不知道,我在四年班的時候,奪得全班作文比賽第一名呢。當時我們的班主任是李熊老師,他贊我作文寫得很好,卻同時當眾責我經常是寫錯字,例如將「建」和「健」混淆。但很快我便更正了。

若我在新會母校畢業的話,那會是第21屆。我和這一班同學是同一班,到現在有好幾位同學,就是在外國的,都經常有聯絡。如江敬燦兩兄弟、劉華、劉慧菁、 劉鳳娥、劉德明、李美嫦……等,我們每年都會有一兩次聚會。

既然我們是第21屆,小萍學長是第18屆,其實比我們高三屆,論年齡或許是大我們三年,你的電郵卻說「倘若我還年輕一定……」。但,你是用ipad的,能夠懂得控制手掌上這頭怪物,當然仍然是年輕啊!

我今年68,而今次我要指導一班沒演戲經驗,卻非常活躍的同齡「老」朋友,演出一齣歌唱舞台劇《那些年》。我請來一位化妝師,他已經84歲了,仍然很有想像力呢!

越寫越長,不得不暫時擱下鍵盤,免把學長悶著,待新劇演出後,去臺灣探望你們

祝愉快。

學弟侯思傑敬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