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第一份工
畢業後,找工作時很不順利,靠老父的人際關係,在呂某人的進出口公司工作。開始的時候,什麼都不懂,經理親自交代各個同事,安排我做最基本的工作。他說這些文書工作雖然簡單,但一定要細心做,才可以做好。上班有一個星期,漸漸習慣了部門運作,以及各項發票資料內容。
星期六早上經理說,很看好我,要我俾D心機去做,他這句話,現在仍然記憶猶新。
到了晚上,接獲老父的朋友趙某通知,因為公司人事調整,我星期一不必去上班了。一聽這話,驚呆了,怎麼回事?上班一星期就被公司解僱,多丟人啊!
這段經歷並不好受,當時我十分難過。在學校時的憧憬與夢想是多麼美好,剛開始的時候,還以為自己有多大本領,幹勁十足,感覺多了不起,以後一定會怎麼怎麼樣。但是學校與社會,落差就是這麼大。第一份簡歷遞交了,上百份的簡歷被篩選、被挑中、面試,被安排面試,面試通過,等待復等待,卻沒有得到應聘的認可。當年,沒有人事,不容易得到職業,一次又一次的面試、一次又一次的被淘汰、一次又一次被拒於門外。
去大勒當教師
幾個月以後,經同學介紹之下,與三妹一同應聘到林同省保祿市同仁中學任教,負責教英文及數學。
保祿在大勒半路,離堤岸市187km,從堤岸華埠邊和公路,沿途可欣賞一望無盡的橡膠園。這裡有著名的瀑布,茶園遍佈,綠油油山坡地,這裡可品嘗咖啡、茶和著名的豬腳牛肉粉Bún Bò Giò Heo,學校環境幽靜。不遠處,有個美麗的小湖,步行約15分鐘,湖水碧綠透明,湖中盛產小湖蝦。每天下午課外時間,除了給一部分學生上補習,湖邊散步是最好的去處。學生們天真無邪,有個學生阿六仔,帶著濃重的口音、發音口齒不清,另一個學生,臉上天天掛著鼻涕,讀課文“中國人“時,每句話都拖著長長聲調,”人 ── 中國人 ── ”,兩行鼻涕,時上時下。孩子確實很可愛。
每兩個週末,乘坐公共車回家,就比較不方便,要花掉一個上午的時間。學校四周邊很偏僻,沒有甚麼巴士路線和候車站,在道路旁中等候班車,擠上車後,沒有座位,站乘了一段山路,五臟六腑,都震暈了。那裡駐紮了一個特殊的軍隊,這些士兵都分散在學校巡邏著,晚上睡在我們宿舍房間的門前,常常害怕他們會突然開門進來 ~那感覺真可怕、很不舒服。傍晚吃過飯後,附近小湖是個常常散步的地方,踩著夕陽的餘暉,站在湖岸邊,看到湖邊捉蝦者,向水中散一些捕蝦木薯粉Khoai Mì,即可有成群結隊的蝦遊到岸邊,隨手可捕撈。捕獲的蝦,新鮮無毒,真大開眼界!湊上去閒聊幾句,順便買一份活蝦,風味小湖蝦,帶給我們清新獨特的美味。晚上吃宵夜,與魚露配合的炒米粉,原汁原味的美食,鮮甜、香口真好吃啊,直到盤底朝天為止!
學校飯堂,味道普普通通,酸菜炒豬肉也沒幾塊肉,我們通常寫的家信,也形容為《酸菜佬打死豬肉佬》。
老父的朋友、鍾伯是個來往於保祿與堤岸之間的生意人,我們經常托轉家信,他很好奇,關心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偶而私看我們的信件,每個細節感受都被清楚看到,很是尷尬。所以他常請我們吃豐富的午餐,例如越南風味 ~ 酸魚湯(Canh Chua C á),真的挺好吃。
轉職海產公司
後來,經陳同學推薦,轉往陳經理仼職的龍蝦出口廠Uni Sea,在人事部門工作。主要工作就是聘請工人,計算工資。該廠新成立,坐落在Cầu Tre,在發展中,配備現代化,水產品冷凍加工,由新加坡技術專家擔任。工廠的員工中,鄧同事是我的好助手、打字員阿琴、廚師鶴山人、Boy小阿保、倉長老關、生產部老郭、陳主任、陳同學表兄阿宣、黑面神副經理老張、會計部阿輝、陳小姐、出納員老鍾、採購部蝦王、新加坡技師、人稱二少的董事長,約有百名工人,各司其職。廠方提供膳食,員工伙食不是大鍋菜,而是葷、素、湯菜式,合理搭配的午、晚餐。有時候,進廚房與廚師閒聊,他還特別炒些鶴山及越南家常美味小菜我們吃。
打字的同事阿琴提問很有趣,打W這個字要按哪個鍵?是否按兩個V鍵連在一起。
每天早上,小阿保還準備咖啡和茶水,服務周到。在一個這樣好的環境下,是我重新開始工作的好機會。每半個月計算一次工資,超過百名工人的工資,沒有計算機,也挺艱辛,確定總數之後,致電話給陳經理,準備現款金額,支付工人的工資。鍾出鈉每次付工資,都規規矩矩地將現欵,塞在一個小牛皮紙袋,必須由我和馮小姐幫眼,一同發放。
生產部門,阿宣表兄常常抱怨,工作過度辛苦,要求與我對調職位。生產部門主要是做各種水產加工,明𧎚、墨魚出口,生產線的形式,產品是以尺寸分級,有帶殼去頭蝦、去殼未去腸線蝦(P&D)、蝶形蝦butterfly,切法至背部中心、單凍蝦仁,以及魷魚、墨魚片、墨魚仔有頭、或無頭,(IQF)、帶頭帶殼蝦等等。以冰鮮形式出口,規格︰每紙箱包裝。每5磅塊裝X 50或每2公斤裝X 20。
計廢料要分類回收。蝦殼、墨魚有大用途,可以製成環保殺菌劑。我負責按其公斤標準計算這些成品數額、類型,按噸級重量,記錄廢料報告。一旦訂下產品,就要大量給工廠生產,要即時加班完成;過了兩週,新鮮有變,真是非常刺激。阿宣表哥申請再次回生產部門,因發工資的時候,經常算錯工資。在流水線上繁重工作的工廠𧎚妹,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換取微薄的收入養家糊口,所以都非常生氣。既然如此,我惟有再回工資部,儘管有許多的不如意;不過我倒是很感謝他,這兩週機會,我累積了工作經驗,表現贏得大家贊許;也為我將來,就業的路上,埋下伏筆,絶處逢生。
January 26, 2016
清晰的文字說明,及經驗插圖,清爽漂亮,謝了!
讚讚